第一百四十章 国之脊梁也(1/2)

李诚不打算针对魏征,前提是他不针对自己。<话,李世民往你脸上丢一篇《爱莲说》。

“陛下圣明!”温彦博颤抖着附和,其余大臣一看,也都附和了。李

诚赶紧开口:“陛下,臣怕做不来这事情。”这是婉言拒绝的意思,知道大家都这么理解。不就是装个样子么,回头李世民强行启用,你也就顺水推舟了,了解。

但是李世民不这么想,他知道李诚是在说真话,毕竟李诚没跟他说过假话。其实是,李诚说了假话,李世民也分不出来而已。

“怎么,朕不配自成辅佐么?”李世民拉下脸来了,当着几十号重臣的面,就这么不给面子么?你小子,别过分啊。

众位文武大臣一看这气氛,不对啊。陛下一向宽宏大量,怎么为这点小事拉下脸呢?他

们还是不了解李诚,这货是真的不想做官。

“回陛下,臣这个人吧,说的好听一点,不愿意受束缚,说的难听一点,散漫惯了。中舍人一职,太过重要了。陛下非要臣做官,也不是不行,要不在少府监给臣找个差事?”一

番话说完,李世民对这小子的反应是麻木了,其他大臣听啥掉了。中舍人啊,你一个毫无根基的家伙,居然推掉这个机会?跟在皇帝跟前,以后提拔起来多快啊。

这人就是这样,你在皇帝跟前经常出现,自然就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一旦将来有机会,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有这么一个人。那些见不到皇帝面的人,有机会也轮不到你啊。

在场的各位文武大臣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李诚这个年龄,能坐在中舍人的位子上,那心里是何等的雀跃。但是李诚呢,拒绝了。

这时候你再说李诚一门心思钻营,以退为进,那真叫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李世民听了则是另外一种反应,李诚肯定是有什么想法的。所以,他没有生气,而是反问一句:“为何要在少府监做官?”

李诚拱手道:“陛下,臣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脑子里会有些奇思怪想。中舍人,整日与文字打交道,臣不喜。您也看见了,臣制作的曲辕犁,就是胡思乱想出来的。”

李世民狐疑的看着他,想了想:“朕明白了,你这是不想耽误自己挣钱啊。”李

诚一脸的尴尬,可怜巴巴的低声道:“陛下,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就不要拆穿臣了。”

现场一阵死寂,谁都没想到,李诚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放弃了中舍人的职位。真是,没法理解的思维模式,属于李诚特有的套路。这孙子,真的是要公私兼顾,还说出来了。“

生活艰难?”李世民目瞪口呆,看着这个皮厚超过城墙的家伙,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这现场的各位大臣,哪个挣钱都没你快好不好?鳖

了一口气,李世民气的抬脚就踹,李诚结结实实的吃了一脚,顺势一滚,口中大声道:“陛下赎罪,陛下赎罪。”话是这么说,但语气却非常的欢快。

“哈哈哈!”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憋半天没憋住,大声笑了出来。这个带头发笑的是李孝恭,他开了头,其他人都忍不住了。李诚这家伙,顶着名仕的光环,却毫无名仕做派。没

法子,反差太大了!想憋着笑,难度太大了。只要是看过李诚的诗文的人,心里都会有这种感慨。这人怎么这样啊,名仕的风骨就真的不要了?对

比一下长安城那些科举出来的文臣,一个一个,走到哪都要摆着架子,没事就拽文,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他们是新科进士。反

观这个名满天下的才子李自成,哪有半点名仕的样子,根本就是个无赖嘛。

众人这么一笑,李诚暗自得意,这一下,没法做中舍人了吧?李

世民算是唯一明白李诚的人了,为了不做这个中舍人,耍无赖的招数都用上了。难道说,在朕的身边做官,就这么没有吸引力么?“

朕乏了,自成,领朕去休息一下。”李世民突兀的话锋一转,众位大臣都觉得不对。

但是李世民没有任何停顿,转身迈步就走。李诚在后面道:“陛下,还有土豆没收呢。”李

世民站住,回头,目光凌厉的看着他,冷冷道:“让别人做吧,朕信的过你。”李

诚一看这阵势,收起了笑容,一语双关,正色道:“臣为陛下开路。”

回到李宅,门口秋萍带人迎接圣驾,李世民抬手虚扶:“起来吧,以后朕再来的时候,带了身子的妇人,就不必迎接了。”

李诚的房里,李世民交代一句,任何人不得入内打扰。只有两人的时候,李诚不紧不慢的给李世民泡茶,放在桌子上,笑道:“陛下尝一尝臣自己炒的茶。”李

世民端坐不动,拉着一张脸,冷冷的看着他:“理由。为万世开太平,这话是你说的。”

李诚叹息一声:“陛下,臣在朝在野,在可以为陛下做事。何必强调一个职务呢?”李

世民听了这话,脸色稍稍缓和一些:“朕不是昏君,自成亦非庸人。外间聒噪,过耳之风罢了。以自成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书剑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章 国之脊梁也〗地址https://wap.xbqg9.net/58/5844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