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汉奸出使(1/2)

眼看着满清主子不行了,鞑子们当然要翻脸,集结在锦州城外的蒙古联军已经准备开溜。

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再留在锦州城下,许多头人以这样那样的理由要求红歹是放他们回家。

有些蒙古大小台吉根本不等红歹是答复,收拾东西拆了蒙古包带着人马灰溜溜回家。

上一次跟随满清入寇大明关内劫掠的蒙古诸部五万轻骑兵全军覆没,只有一千战士被战神施恩放归,大草原早就流传撼山易,撼‘战神’难。

没有蒙古人敢跟战神为敌,这一次之所以跟随建奴出战锦州是因为满清方面信誓旦旦表态:战神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方跟几十万南**队打得难解难分,根本不可能会来辽东搅局。

现在已经明了,鞑子们知道又上当了,骗他们的还是蒙古人一直瞧不上眼的愚昧建奴。

鞑子们肠子都悔青了,此次出兵伤亡不少好处没多少,还狠狠地得罪了战神,以后遭遇战神人马的疯狂报复十之**。

过了十几天,红歹是继续朝议,经过数夜辗转反侧前思后想,满清军事贵族已经不像上次议论臣服南明纳岁币买平安时那么激动。

他们都发现了下面奴才们的情绪变化,看到了蒙古诸部已经不肯听从调遣,意识到大清国在南明大军攻击下灰飞烟灭不是耸人听闻,一个个外强中干的野蛮人认怂了。

缴纳岁币买平安貌似可以有,反正建奴军事贵族手里阿哈不少土地很多,不打仗了,就可以让所有的阿哈种田捕猎挖高丽参,抛除给南明的孝敬,自己也亏不了。

建奴准备量辽东高丽之物力人力,结‘南明’之欢心。于是乎,在大清国危如累卵之时,和谈代表闪亮登场。

代表团收集了两千张貂皮三千斤高丽参,还有上好东珠一千颗,鹿茸一千对,其他贡品也不少不一一列举。

称臣国书言辞卑微,大清国乞求成为南明藩属国,尊黄胜为南明大帝,从今往后红歹是自去掉帝号以藩王自居。

以后大清国每年会朝贡南明上国骏马一千匹,貂皮高丽参鹿茸东珠等等若干。

代表团人数三百余,红歹是相当精明,把曾经作为俘虏被黄胜释放的一百人从农奴里找来,释放被圈禁的阿巴泰多铎参加谈判。

委任上一次走马换将换回来的略赫哲,刚阿泰葛尔嫩三人作为使团武官随行。

这五人都曾经被战神俘虏过,再次去战神军中没有心理障碍。可是他们都是粗鄙莽夫如何能够完成外交谈判?

没辙,这样的事情还需汉奸来完成,红歹是亲自点名使团正使由秘书院副理事张文衡出任,汉军镶红旗梅勒章京孟乔芳出任副使。

孟乔芳知道黄胜杀汉奸绝不手软,听到主子点名让他出使南明吓得面如死色身子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这小子在崇祯二年建奴入寇攻陷永平府之时主动投降,和他一起投降的还有知县张养初兵备道白养粹副将杨文魁游击杨声远等十五个大汉奸。

红歹是见到了孟乔芳的糗样子阴沉着脸道:孟爱卿,此去出使‘南明’肩负重任,有何想法可以如实奏对。

见主子脸色不好看,这个奴才哪里敢讨价还价,连忙战战兢兢跪下道:陛下委以重任,臣当万死不辞。

红歹是点点头道:南王连大清贝勒都能够放还,这明明是示好与大清,况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诸位爱卿大可放心大胆出使。

奴酋定了调子,满清军事贵族有可能还会讨价还价,汉奸反而都是无条件服从,孟乔芳只能选择自吞苦果,祈祷‘南王’真的不斩来使。

跟孟乔芳这位大明降将不同,张文衡乃是大明秀才公而已,因为投靠主子红歹是获得赏识一步步爬到了高位,今天主子委以重任,这个汉奸骨头都酥了。

张文衡乃是主子任命的正使,如果在这关系大清国运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南明’跟大清国罢兵歇干戈,他回来时该是何等风光。

大汉奸想着想着都快要流口水了,诸葛亮出使江东舌战群儒是何等雅骚?他张文衡此次建功归来恐怕不诸葛亮过犹不及也!

历史上大汉奸张文衡在满清混得风生水起,历任满清秘书院副理事官山东青州知府淮安知府,最后一直做到封疆大吏甘肃巡抚。

孟乔芳更加不得了,他原为大明副将投降后累封至汉军梅勒额真,隶属汉军镶红旗,清军入关后,官至刑部左侍郎,后来官运亨通出任陕西三边总督,最后进封兵部尚书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太子太保。

但是有了黄胜横空出世,孟乔芳张文衡的汉奸生涯应该到头了,如此坏蛋怎么可以让他们得以善终?

汉奸们无法得知此行的祸福,跟随代表团前往旅顺口想办法完成主子交托的任务去了。

为何不直接出使还要想办法?那是因为建奴没有海船,海上完全是华夏海军的天下,建奴要远渡重洋必须请求南明派船运送方能成行。

而建奴跟南明属于敌对国,根本没有官方联系方式,张文衡和孟乔芳商议,想请驻防旅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帝国日不落】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四十九章:汉奸出使〗地址https://wap.xbqg9.net/58/5816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