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像话的皇帝(3/3)

玄鸟:燕子。

宿燕:去年的燕子。

社燕:指燕子春社来,春社去,故名社燕。

春社、秋社:古人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祈求秋季丰收,曰春社;又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酬祭土神,曰秋社。

青律:古时以乐律与时令相配,青律为春天之乐律。

迟日:春日。

更阑:夜深。

镇日、永日:整天的意思。

落梅天:指五月。

季节时令词

元夜、上元:即元宵节。我国传统元宵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夜,它又称上元节、灯节。这是沿袭道教的陈规。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汉文帝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上春:孟春、初春。

上巳节:上巳【音四】,古代节日名,汉代以前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此风俗。《诗经.郑风.溱洧》篇里有载。每到这一天,官民都要在东流水中洗涤,斋戒沐浴,祓除不详,名为修禊。这个节日不仅是春季卫生活动,也是青年男女相聚游春表达爱情的节日。

禊饮:古俗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三国魏后在三月三日】临水滨洗涤,清除污垢,消除不详,称为禊。然后取携带的饮食于野外宴饮,称为饮。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午,属十二支,农历十一月为子月。五月恰逢午字,故五月有午月之称。五、午同间,五、五相重,所以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各地习俗不同,端午还有午日节、地腊节、天中节等名称,它的由来说法有,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

或许是那额上有一点朱砂的女子,笑开了繁花似锦。软语呢喃中,不尽是漫漫情思。长袖善舞间,似倾城一梦。江上的画舫中,明媚了船上的灯火。她微微福身,百般风情,她说,奴家可是曾经见过公子。

或许是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的那人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权臣掌中雀是朵黑莲花】最新更新章节〖第108章 不像话的皇帝〗地址https://wap.xbqg9.net/53/5389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