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和谈(1/3)
第三百一十六章·再和谈>
“来人!”>
与其说德王是听得安逸所说的话,倒还不如说是估计安逸的面子,>
“把这以下犯上之徒,给本王轰出去!”>
“哼!”>
倒是没等门口的侍卫动手,柳彪到好像是受了大气一样,甩了甩衣袖转手气冲冲的出了正殿。>
德王转面过来又笑着劝安逸道:“静远伯勿要动怒,别跟着小人一般见识。”>
“让王爷见笑了。”>
“哪里哪里,静远伯且快入座,咱们聊正事儿。”>
德王忙双手扶在安逸的双肩把他落在了座位上,然后把手朝着竹宗臣一伸,朝着在座的人介绍道:“这是吏部左侍郎竹大人,就是原来的四川承宣布政使,算起来我要叫一声叔父的。”>
高慈勋最后一句话像是特地说给安逸听的,因为柳彪这事儿算是个突发事件,但是安逸和竹宗臣之间的矛盾,那他可是听在耳朵里的,生怕两个人在一言不合弄得下不来台,脸上笑了笑打圆场似的接着道:“我知道当初在四川的时候,静远伯跟我叔父有点小误会,不过今天在我这殿里只谈国事,可不准记私仇。”>
“这个德王大可放心,当初在四川我不过是跟竹大人政见不合,说上误会,那还真谈不上,你说是吗?竹大人。”>
安逸倒是很大度的先朝着竹宗臣脸上堆了堆笑,只不过却笑的没那么走心。>
竹宗臣当然不会像柳彪一般,同样是一张布满周围的老脸微微地笑着应道:“是了,静远伯说的没错,政见不合而已,为官者为国谏,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好,那就好。”>
高慈勋心里头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朝着上首的位置上走了过去,然后从怀里掏出来一封小册子摆在桌前,冲着众人正色道:“不瞒诸位讲,这次找大家来是商议与辽人和谈的事儿。”>
“和谈?”>
孙德璋不解的皱了皱眉,“我们和辽人之间暂时还没有太大的摩擦,为何要找他们和谈?”>
德王摇了摇头,“舅舅想错了,不是我们找他们和谈,是辽人把和谈的函文送到我这儿来了,要跟我们和谈。”>
“我不赞成谈判!”赵王高由晋先开口了,>
“有什么好谈的?这辽人分明就是在王京啃不动了,想要全身而退,又怕我们从中作梗,所以才会主动找我们和谈。要我说,先把他们收拾了,再收拾王京里的那个,只要有兵在手里,有什么好谈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郭木尔突袭太原的缘故,赵王这次对于辽人可是没有什么好态度。>
“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太过激进。”>
知道辽人锋芒的孙德璋,还算是比较稳重保守的,他并不太赞成赵王的说法,>
“别的不说,辽人的并未我和静远伯都是有目共睹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绝对不是辽人,而且我们手里的兵力也不允许我们这样无畏的浪费在辽人的身上。如果把辽人逼急了来个鱼死网破,不管咱们是输是赢,到时候如何处理王京里的高慈祥?要知道他手里现在十多万人马只多不少。”>
德王没有作声,最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安逸,“静远伯呢?这么看?”>
安逸深吸了一口气,“我同意孙老都督的说法,我觉得目前辽人这议和的想法符合我们保存实力的目的,可以跟他们试着和谈,而且利用他们来削弱高慈祥的目的已经达到,辽人撤出战场,对于我们接下来的动作并没有坏处。反而如果他们在这儿搅局,倒会是让我们感到很棘手。只是不知道,萧燕儿这次打算提出什么条件。”>
德王听完之后,冲着安逸灿然一笑,然后将那摊在桌案上的那封小册子往前他前面一递,道:“静远伯可能想不到,辽人的萧太后指名道姓要跟你和谈。”>
“跟我?”>
“对!跟你。”>
德王点点头,“不过我想了想,我们这里们除了你在兰州跟辽人在谈判桌上周旋过一次之外,旁的还真没有别人,所以这次可是非你莫属。”>
这本来也在安逸的意料之中,所以也就并没有故作推辞,他伸手接过桌案上递过来的小册子随意的翻看了看,然后朝着德王把头一点,>
“好,三天之后我准时赴约和谈。”>
------------------------------>
三日后>
与辽和谈一事对于德、雍两王来说从来都不可谓不重大,这就好像是一方均衡的战争天平前的一块很有分量的砝码一样,不管这块砝码放倒那个秤盘上,都会造成整个天平的瞬间失衡,>
而这种足以左右局势的力量,也是萧燕儿能够以此为谈判筹码跟两方势力狮子大开口的重要倚仗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布衣天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和谈〗地址https://wap.xbqg9.net/50/5013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