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善了(2/4)
,你们这是去哪儿了,也不派个人回来知会一声,可急死人了。”
华臣逸此时还能说笑,“李大人,劳烦你操心了,去得急,所以没顾虑周全,咱们进城去吧。”李大人上下看了华臣逸好几眼,确定他没事,这才回身一同回城去。
华臣逸一边走一边问,“李大人,工部的人到了吗?”明日便要用人了,若是工部的人来了,便省了一天的时间。
“是,才到的,您请了他们来,是有要事?”这华大人可算是几位钦天监的大人里边的异类了,不走寻常路,也不知今日这样莽撞的进山是不是有了什么发现。
“有要事,咱们回去再说。”催马快些,累了一天了,只想好好歇息,他不说进山的发现,后边跟着的人也不敢说,一路安静的回了城。
衙里边再做好了晚膳,只等着他们回来便开席,洗手净面后,入席吃饭,今儿倒是菜色好了些,候着的人果真有几个生面孔,也有两个熟面孔,华臣逸可顾不上什么规矩风度了,其中一人站起身来,笑盈盈的上前,“世兄。”
华臣逸哈哈一声笑,“邵云,你怎么来了?”
可不是项绍云吗,就在那日徐三爷与项詅提过华臣逸不久,项绍云也接到任命,随工部另几位大人入湖州,也是奇了,他一个翰林院不大不小的官,怎么也不会被派来湖州,想来是湖州府最近上禀的消息实在一日比一日严峻,这次大旱恐怕是要记入上晋的史书,翰林院专修上本来往,所以才有了他一行。
一到湖州便与湖州府的管事问了,华臣逸来了旱情最严重的澜县,他便也过来了,正好碰上华臣逸想府衙要人,今日赶了大半天路就到了,还有工部一位老大人,都是熟识的人,项绍云常去魏大人府上,魏府上来往的都是工部的人,所以华臣逸跟着进出,自然也识得,笑着相请入席,兄弟两个同坐,这回换做工部的蒋大人做主位,像是去接的人说了澜县的情况,几个马车拉来他们生活所用,蔬菜肉食占多半,现在喝水不愁了,每日勤快些多走几趟,还能担水浇上地,日子便这样慢慢来吧,热乎的用了晚膳,两人送蒋大人去歇着,这才回自己房去,华臣逸出去一天了,回来也没说去哪儿了,王知县问张大,张大只说进山了,旁的也不说,其他几个都是京都来的侍卫,他们要不想说,谁也不敢上去问。
路过回廊下要进屋,就看见廊下堆的淤泥,项绍云走上去看,这泥明显不是外头地里的,“世兄,这泥便是清淤时清出来的?”华臣逸走过去,回他,“对,你瞧出什么了没?”
灯光暗黑,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不同来,不过华臣逸不是那会白费功夫的人,他弄来,自然时有用处,项绍云摇头,“实在瞧不出来,我也不是会伺农弄地的人,要不你说说?”
华臣逸伸手示意一同回房,“说起来,你们不知道,也是常理,这清淤老井出来的泥,不是一般的泥,用处多着呢,咱们回屋,我给你看几样东西。”
项绍云读书读出状元,家里商铺经营得也很好,可这与庄家泥土打交道恐怕也就当年扒泥土挖地龙碰过,进屋了,三儿与柳家小子两人跟着来早已经把屋里腾出来给项绍云住的地方收拾好了,这一件房从王知县家里抬出一台屏风来隔着,这县衙后院本来就没多宽,现在又多了几个工部的人,差不多都住满了,项绍云一来便说与华臣逸一同在一屋子便好,用屏风隔开就行,华臣逸叫来度风,“把咱们带来的那檀香木的匣子拿来。”度风正在与两人说着今日进山碰到的事呢,放下话头,忙去取来,“爷。”
华臣逸接过,两人随着茶桌坐了,匣子也就一般大小,与平日用的礼品盒差不多,打开看时,里面分出十几个小格,项绍云认得几种,指着其中一种说,“这不是荞麦吗?”又指了其他两样,“这是高粱,这是粟米。”其他的他便认不出来了,不过也还算好了,总算不是五谷不分。
“邵云还不错啊,能认出几样来。”指着其他几种,都是平常不怎么看到的粮食种子,到现在项绍云倒是明白了,“你要用那些淤泥来试种?”
华臣逸一笑清风,“对,我便是这样想的。”
项绍云皱眉,“田地里的泥土,肯定与这淤泥不同,就单说有水就是不同,恐怕用这泥试出来,其他地里怕是不行。”
华臣逸摇头,“非也,你这样想也对,不可能所有的地都这般耕种,但从明日开始,日后这淤泥能试种出来的庄家,田地里也能种。”这样自信,项绍云笑问他,“世兄今日可是撞了好运来,这般自信,说来给弟弟,也好让我高兴高兴。”
自然是要与他说的,此时的华臣逸不是风靡京都一飞冲天的隐族才子,好像自项绍云见到他,他便是这般高兴又欢畅的样子,十分得意,犹如鱼得水,说实话,若不是那年项绍云跟着魏大人去惠州一趟,恐怕项大少爷也是个五谷不分的世家少年,有了惠州那一趟磨砺,出门在外,他总算有了经验不说,也能适应,倒是华臣逸,好像他从来就是从这其中出来的人,不管是鲜衣弄权,还是这乡野间行走,他总是这般自然,听他说来今日白天进山的奇遇,说完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商嫁侯门之三夫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三章、善了〗地址https://wap.xbqg9.net/5/56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