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热情(3/4)

任职都留下一屁股债,好几次要靠岳父来还。这些钱用来干什么?不是发展工商业。而是拿去修公共工程,比如竞技场,然后就请有选举权的无产者来看竞技表演。这就相当于……呵呵……”杨锐忍不住笑起来,“就像我们以前农民可以投票的时候,士绅为了拉选票请他们去看戏一般,还有人请他们去下窑子……哈哈……”

杨锐乐不可支,感觉民主选举真滑稽,银票、戏票、肉票全上。有不少农民正是因为怀念那个是曾经是‘爷’的年代而发奋图强,努力达到交税线成为选民。另一些已经是选民的则悬梁刺股,把自己最强壮的儿子送去当兵,好博个乡镇或者县稽疑院代表光宗耀祖。

杨锐笑杨锐的,贝寿同则回想着罗马史,凯撒之后的罗马再次陷入内战,之后是安东尼、李必达、屋大维结盟统治罗马。后来屋大维将另两者打败,并因平息企图分裂罗马的内乱而被元老院封为奥古斯都,死后被元老院尊崇为神。

想到屋大维的生平,贝寿同待杨锐笑完后问道:“先生说的美国政治格局变化是否说的是屋大维执政时的罗马政治改革?”

“这只是其中之一,整个政局格局变化包括从凯撒到屋大维的所有政治改革。”杨锐点头。“这其实是对马略军制改革后罗马宪制的修补。之前被称为独裁者的苏拉当时也想修补这个宪制漏洞。但当时几经战争,不单单是兵源没了,明发展积累的毒素也使得有产者普遍厌倦战争、追求享乐,所以根本没办法修补这个漏洞。

其实总结下来,有两个因素将使明加速衰亡,其一是大规模的、期的、残酷的战争,因为动员的人太多,那些不是公民的平民甚至是奴隶也应征入伍。流血和纳税都是为国家民族尽义务的行为,而在正常国家,权利又和义务对等,人家流了血交了税,自然要让人家有相应的政治权利,但选民基础的变化就会产生政治危机,最终加速明衰亡。这里面英国的历史很独特,因为她主要是海军,海军人数少,所以她能保持政治格局稳定;

再看德国,战前因为贵族军官不够,陆军数量不足,可一开战不征兵不行,贵族和胜利之间还是胜利更重要,所以在战争还没结束前,社会民主党的影响力就大增。英国虽然战胜,但她也出动了陆军,战争期化又增了税,所以战后政坛乌烟瘴气,本来上不了台的工党开始执政。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丰厚的战利品。这点就不要看别人,看满人就知道了。

我们和日本正以低价高质的工业品恶化美国的财政状况,经济危机之前的神武十七年,美国出口额高达四十七亿美元[注152],进口四十亿,顺差七亿。现在呢?去年出口十九亿,进口十八亿,顺差一亿,去年应该是她国际收支最后一年顺差了,而且不能忘记了,他的进口关税平均高达百分之四十,全世界第一。如果她的关税和我们以及英国处于同一水平,那她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要出现巨额逆差了。

我们的工业品在抢夺她的市场,我们的农业品、特别是棉花棉布也在抢夺她的市场。她一直这么高关税的结果就是美国的工农业彻底失去国际竞争力,到他们想降低关税的时候也降不了,那时国内的农业集团、工业集团都会想办法说服议员否决降低关税,或者降低关税却实施巨额贸易补贴,这两者都会恶化财政。

财政得不到好转。工人继续失业,国内政治局势就会很恶劣。罗斯福这样的民粹政治家会越来越多,直到有反对派站出来制止,不出意外的话,制止者一定是共和党,破产家庭出身却得到机缘的、有理想的、虔诚的共和党。但他也无法改变财政状况,结果只能是修正宪法。

接下来就是民粹政治家和越来越独裁的共和党政治家之间的期斗争了,期间南北内战时没有独立的南方会趁机要求独立,他们本就跟市侩贪婪的北方佬不和,而这时很可能有一个屋大维似的人物、林肯第二制止这次分裂,然后再接下来就是美国的帝制时间了。”

说着想象着的美国,杨锐又想到了后世的美国。如果美国没有赢得二战,建立起美元石油捆绑体系以获得全世界的美元铸币税,这个刚出生就有毛病的国家将会和南欧那些国家一样快速衰败。她之所以能得到支撑而不出罗斯福新政时的宪政危机。是因为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穷人由全世界的奴工供养。而现在,杨锐决议阻止其建立美元石油体系,同时还将以高科技商品在国际市场挤压美国货,恶化他的国际收支平衡,使她提早进入帝国时代。

之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大英帝国还是象征性的霸主,世界各殖民地依旧存在,列强们将以国际联盟为依托。压制民主、福利以及布尔什维克,以延续十九世纪的余光。相信这样一个世界的明将比后世那个世界延续的更久。这样国际环境下,中华的统治根基将越发牢固,苏俄最终解体后,整个西伯利亚将和关外联成一体。得益于恶劣的环境,那里会是宗教保留区,数百年后若世界明终如历史上那些消逝的明一样覆灭。关外虔诚的三一教徒将是华夏再起的火种……

借着罗马与美国这个话题所开启的惯性,杨锐似乎看到了世界明的尽头,但他很快让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清末英雄】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章 热情〗地址https://wap.xbqg9.net/5/547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