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回城的契机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

临近除夕,天越发的冷了,不论是知青点的知青,还是小青山村的村民,全都歇了下来。

北方有个词叫‘猫冬’,猫是躲藏的意思, 猫冬也就是到了冬天躲在家里避开严寒。

吉春市冬天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二十几度,这样的天气,哪怕是往门外泼上一盆开水,不要片刻也会结冰。

不过,虽然都待在屋子里,但知青点的知青们也没闲下来,每天都要进行学习。

学习各种精神, 学习优秀的先进个人事迹。

知青们对前者不太感冒,反倒是对后者兴趣盎然, 毕竟,小青山村地处偏僻,很少接触到外面的消息。

每次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事迹,便是知青们接触外界的方式之一。

搁在平时,每次学习完,知青们都会聚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着会上学习的东西。

这年头,大家还是很有主人翁精神的。

只是这一天有些特殊,学习会一结束,知青们就派了代表去村部,留在知青点的人,无不翘首以盼,希望派去的那人早点回来。

今天是来信的日子。

信是这个年代最主要的通信方式,小青山村位于山里,交通不是特别便利。

所以,这边的来信不是每天都送的, 而是一周一送。

不多时, 薛海兵用网兜拎着一摞信步入了食堂, 而后他依次给众人派了信。

今天的信特别多,接近年关了,信件交流的频率自然会变得更高一点。

“点长,你的信。”

薛海兵殷切的跑到李杰身边,亲手把信交到了李杰的手上。

两个多月过去,他对李杰算是彻底服了,心服口服。

知青点在点长的带领下,他们基本没过什么苦日子,谁让点长有一门打猎的手艺呢。

隔三差五就能带上点野味回来,虽然份量不多,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小青山村的通讯固然不便,可知青们和外界也不是没有联系。

像他们这样隔几天就能加餐的知青点,放眼方圆百,却无法给足够多的人才。

直到知青们来了,小青山村才动起了开家具厂的念头。

不过,念头有了,真办起来也不容易。

知青们确实都读过书,但他们或是初中毕业,或是高中毕业,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

而且也不会木工这种技术活。

打听到这些情况后,小青山村村委几乎打消了办厂的念头。

最后,李杰给村里提了一个建议,事情才迎来了转机。

不会做家具,没问题!

可以学!

至于学习的门路,他是有办法的。

蔡晓光的父亲现在是省军管委员会的一员,虽然还没有调去商业厅担任一把手。

但对这件事的影响却是不大。

李杰也不怕麻烦蔡晓光,毕竟这件事不大,只是安排一批人去家具厂当学徒。

这事并不违反原则,最后落到实处的还是村里。

从某种意义上,这件事也算是推进上山下乡工作的成果,帮助农民摆脱困境,本就是上山下乡的目的之一。

此外,抛开公事,只论私人交情,蔡晓光也该帮这个忙。

自打他下乡后,蔡晓光和他一直有联系,他的来信中,十封信里有七八封是关于周蓉的。

7017k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回城的契机〗地址https://wap.xbqg9.net/46/46203/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