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3章相似相同相通(3/4)
/>
山区之中,如果真的是用两条腿,或者四条腿去跑,就算是跑三天三夜,也未必能从房陵跑到上庸,但是光线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将信息传递回上庸。>
只不过,这种传递方式所能携带的信息量,会比较少。>
所以现在李典只是知道了房陵有曹军出现,数量不少,但是其他的一些情况,就要等上三四天之后,才会有斥候从前线退下来,详细禀报。>
『曹军出现在了房陵……』李典看着地图,『速度好快啊……这就有些麻烦了……』>
李典从汉中到西城,走的是汉水,顺流而下,绕过了西城,直扑上庸。虽然有些风险,但是李典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到了上庸申氏的现状,所以成功突袭了上庸,并且斩杀了申氏。>
西城之前也算是比较富庶,人口也不少,但是在前一次的战斗之中,被曹军和申氏残害得几乎是十室九空,人口青壮死伤无数,就算是曹军撤离之后,大批的活下来的人也逃离了西城。>
西城现如今简直就是一个空城,少数守军在西城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差事根本不会出城查看,所以李典根本没有费多少气力,就在西城守军的眼皮底下溜了过去。>
可是上庸不一样了,即便是李典成功的突袭,击杀了申耽,也不代表着能像是游戏里面一样,瞬间不仅是城池,连带着城池的周边土地都一同改变颜色,然后下一秒开始就可以为占领方增加资源数量……>
他占据了上庸之后,不仅是要对于上庸周边,比如竹山地区进行清剿,还要稳固从汉中到西城,再到上庸的运粮通道。>
同时还必须考虑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李典他接到了从关中发出的号令,让他寻机而动,进军荆州。>
这个号令几乎和历史上关羽接到的命令相差不多,都是『寻机而动』,并没有强制时间,但是李典觉得这个时间点攻打上庸,是最好的,也是出乎申氏等人意料之外的,若是等来年春天,或是夏天再来打,不仅是山路瘴气重,还有可能给了申氏恢复的时间。>
事实证明,李典的决断是正确的。>
不过打下了上庸,只是成功了一半。>
不管是从战役角度,还是从路程来算,都是如此。>
从南郑到西城,再到上庸,有千里之遥。>
再从上庸到宛城,也差不多是千里。>
顺流而下,到了西城不难,但是再想要通过西城到上庸,就不好走了。>
上庸一带,是典型的四周群山环伺,中间穿山过水的易守难攻之地。>
如果不走水路,要走山路的话,崎岖环绕,盘山上下,不仅是费力而且费时。>
就算是李典自己,打下了上庸之后,也都觉得疲惫,需要调整休息,所以李典才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星星点点的散落在上庸四周,延伸到房陵区域,作为触手,收集信息,提前预警。>
也是在做疑兵。>
毕竟李典只在汉中驻守而已,手下兵卒数量也没有那些败退之卒所喊的那么多,再加上还有留下一部分关注节点,保全粮道,所以李典现在真正可以用来作为攻击房陵的主力部队,也就是两三千而已。>
大规模军事作战,相互间隔千里,想要相互协同,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难题一件。>
现在李典也同样面临着难题的选择,是继续走房陵,进攻荆襄侧翼,还是绕向北线走汉水,打通郧关,和庞山民以及廖化等人汇合?>
两条路线显然都是各有好坏。>
李典思索良久,决定再等一等最新的情报,掌握详细的情况再做决定……>
……>
……>
房陵城内,兴高采烈。>
守城氐人将看到了曹真的旌旗,接到了曹真带着兵卒抵达的信息,顿时觉得有些底气了,他下令通报全城,说援军来了。而且为了增强说服力,凝聚士气,他还直接吹牛说他是和曹真早就约定好了,来的是曹军精锐!>
当房陵守军看见山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旌旗,虽然看不清楚山中究竟有多少兵卒,但是按照一面旗帜五十人来算,怎么也有两三千人的规模,顿时就有些安心了。>
尤其是当氐人将看见当曹军旌旗出现的时候,那些骠骑军的小队便是渐渐的隐没在山林里面,不再往房陵逼近的时候,他更相信自己等待,没有马上投降的选择,是正确的。>
曹真多少算是荆襄之中的大将了,如果是曹真亲自来救援,那绝对带领着曹军的精锐主力。>
同时如果曹军真的前来,也说明了他这个地方的重要性,那么不管是后续向那一方谈价钱,都能谈出比原先更高的价格来。>
这一点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所以氐人将一本正经的强调,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513章相似相同相通〗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961/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