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4章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3/4)
麾下的骑兵精锐,现在主要的防御地点,就是在这峨嵋岭之上,将平阳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隔离而开。>
若是有不开眼的曹军斥候想要越过峨嵋岭,往往都会被居高临下的张绣这一方的斥候所发现,因此久而久之,也渐渐的没有曹军斥候敢靠近这一片的区域窥视。>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些变化。>
现在渐渐要靠近峨嵋岭的,不是曹军斥候,而是越来越多的河东运城难民。>
随着曹军在运城盆地之中的胡作非为,大量的难民也渐渐的朝着峨嵋岭一带涌动而来……>
张绣没有想到他的一时的『妇人之仁』,结果让曹操越发的加大了动作。>
其实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曹操想要打张绣脚下的这一块地,着实是不好打的。>
这是峨嵋岭,是狭长的一个巨大的土塬。>
位于大河谷地之东,太岳山之西、临汾谷地之南、运城盆地之北。东西较长,南北较窄,就像是大自然不小心在河东此地掉下的一块巨型的黄土砖。>
南面运城盆地一侧较为低,被称之为坡下,而峨嵋岭之上,被称之为坡上。整个峨嵋岭的台面平坦,一望无垠,三面临水,一面向南。>
峨嵋岭的台地周边,也正是因为受到了这流水的侵蚀,所以形成陡峭的黄土断崖和蜿蜒的黄土冲沟,台地边缘多呈现沟壑纵横的破碎黄土地貌。>
如果从南面的运城盆地方向往峨嵋岭眺望,这个峨嵋岭就像是平地里面骤然而升起的一个巨大的黄土城堡,其黄土断崖横贯东西,绵延近两百里,堪比冰和火之歌当中隔绝冻土的绝壁。>
峨嵋岭西侧,临近大河之处,就是大名鼎鼎的龙门渡。>
当然,还有些小渡口,比如汾阴渡什么的。>
而在峨嵋岭之中,靠近北一些,有两处高山,孤山和稷王山,两山相距不远,宛若台地的两只眼睛。峨嵋岭以北的汾水,与后世不同,因为水土保持较好,所以在大汉当下其流量还是很大的,只有秋冬之际,汾水才有些减弱,因此也就成为了峨嵋岭天然的北面的护城河,天然的对于北面的游牧民族有一定的防御效果。因此自古以来,峨嵋岭就是河东之地防御北面游牧的一道重要防线,而如今却要面临着来自于大汉之内的刀枪……>
张绣的后勤部队,如今屯扎在峨嵋岭的张壁之处。>
张壁在峨嵋岭的北端,临近汾水。原本是一个用来防御匈奴的军事堡垒,后来毁于鲜卑之手,再后来则是在斐潜手中重新修复。>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斐潜到了河东北地之初,整个峨嵋岭以北的区域都是比较荒凉且人口稀薄的。即便是所有人都清楚临汾之地因为有汾水在侧,若是加以修复水渠水利,便是良田万亩,可依旧没有人会来此地开垦复耕,就是运城盆地相比较临汾谷地来说,在北面胡人的威胁下,会更安全。>
直至斐潜击败了鲜卑,教化了匈奴,将整个边疆拓展到了黄河河套一带阴山区域,才使得临汾盆地重新成为了香饽饽。>
这也就导致了峨嵋岭南北土地所属关系的严重不一致……>
张绣看着峨嵋岭坡下,忍不住叹息道:『何苦来哉?何苦来哉!整日就想着要占便宜,可曾想过这便宜可是那么好占的?如今却成为了曹贼手段!』>
在张绣身后,荀谌也穿了一件筒袖铠,只是没有戴兜鍪,而是依旧戴着进贤冠,听了张绣此言,便是笑道:『此等皆为河东之辈咎由自取,不足以怜之。』>
张绣抖了抖长枪,『倒也没错。某只是可怜这些无辜百姓。至于河东之士……呵呵……』>
荀谌说道:『曹军搅乱,为的就是遮掩你我耳目。如今这滚滚难民,必定有贼混杂其中。』>
张绣啧了一声,『若是杀之,倒也简单了。』>
前些时日,张绣突袭,击溃了前往猗县企图结营的曹军,并且引领了一些曹军民夫返回临汾,这就使得曹军无法继续推动结硬营的策略,只能是另想他途。>
『某一时思虑不甚,给主公添麻烦了。』张绣咬牙说道,『曹贼无耻之极,竟是用如此下作手段!当真该死!』>
荀谌安慰道:『张将军不必自责,曹贼诡计多端,主公素有仁德贤名,故必有此试探也。某此次前来,一则是奉主公之命,先带了些文吏前来辅助,好让张将军安心,二则也是为了处理这些北上难民……』>
没错,不能让难民直接就这么涌入临汾谷地。>
斐潜在接到了曹操开始动作的消息之后,便是立刻判断出了曹军的意图。这一次挟裹民众,逼迫老幼,目的就是冲垮峨嵋岭防线,创造出侵入临汾的机会。>
峨嵋岭此地的战略重要性,斐潜相信曹操一定是知晓的。>
不管是对于北面的临汾谷地,还是对于南面的运城盆地,这里都相当的重要。这里既是南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224章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961/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