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1章铁甲长戈死未忘(3/4)

但就是打不过去。

廖化防守的武关,再加上黄忠的辅助,宛如铜墙铁壁,撞得他满头都是血。

打到了当下这个份上,就算是他能打下武关来,对于荆州的父老乡亲,他都不好交待。

心头愤恨,文聘嘴里觉得有些腥臭,不知道是口疮破裂,还是牙龈出血,令其更加的难受……

突然,鸣金声响起。

文聘骇得肝胆俱裂,以为是自己麾下兵卒彻底溃散作乱了,不等他的指令就径直鸣金撤退。

结果他仔细一看,不是自己这一方在鸣金,而是武关的守军主动往后撤了。

远远的望去,骠骑的三色旗帜在山间缓缓的向北移动,往武关本城而去。

『骠骑军他们撤了!他们撤了!』

曹军兵卒大声喊着。

没有兴奋,只有隐隐约约的如释重负,亦或是死里得生的疲惫。

不管是曹军兵卒,还是文聘等军校将领,他们都知道,不是他们打赢了在这里的武关守军,而是武关守军在主动后撤。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方想要守就守,想要撤就撤,这上下高低之分,即便是再多虚假的言辞,也无法将其修饰。

文聘环视着山道之上,自己的残兵败将,似乎是想要说几句勉励兵卒的话,但是最后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和其他的军校兵卒一样,缓缓的坐在了地上,摘下了头盔,露出同样疲惫的神色。

他们尽力了。

……

……

夜幕渐渐的降临了。

在蒲坂县城之外的曹军新营地,曹洪的将军旗被撤了下来,换上了张熹的姓氏旗。

营地紧闭,周边的壕沟因为回援,所以只是挖了一半。

一切就像是曹洪真的撤走了一样。

曹洪这一次,下了血本。

他在进行一般战斗的时候,轻易是不会动用直属部曲的,尤其是他手下这两百重甲战兵的。

可是今天,曹洪他不仅是动用了,而且一口气全数用上了,他将所有的重甲战兵都安插在了营地里面,潜藏在了普通的曹军兵卒之中。

他们分成两种,一种是负责前排,持大盾和长矛,隐蔽在帐篷之中,负责驻守拒马,主要是抵御骑兵的冲击。另外一种则是负责后排战斗,持长戟,斩马腿,砍人头。

这种战法,确实是能够很好的克制骑兵的冲击。

毕竟大汉之前也是长期和游牧民族对抗的,如何以重装步卒杀骑兵,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战法。

除了用拒马之外,还可以用车阵。

可是如果用车阵的话,那实在是太过明显了,所以曹洪就只是用拒马。

其实游牧并不是那么可怕,也不是像很多砖家叫兽所宣称的那样是农耕民族的天敌云云。

长期以来,砖家叫兽出于某种目的,一直宣称游牧民族是凶残的,经常趁中原王朝虚弱时趁火打劫,但是这个说法是不完全的,不全面的。

其实如果可以和平安稳,大多数时候,没有人会想着发动战争。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就是活不下去了!

纵观历史,气候永远都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头顶上,共同拥有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而且游牧民族因为文化断层的关系,导致即便是一时兴起,也会很快衰败,中原王朝在大多数的时间内都是压着游牧民族在打。

一汉顶五胡,不是什么虚言。

问题是,农耕向外扩张的脚步,就止步于农耕。

当农耕民族把游牧民族赶到400等毫米降水线以北的地方,然后就停止了脚步。

华夏历代版图的变更之中,中原王朝实际统治区域一直是在长城以内的,长城以北的土地总是失而复得,原因就是这一条400等毫米降水线。

之所以后续的中原王朝对游牧会显得有些越来越处于劣势,其实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原王朝对内的剥削,实际上是在逐渐的加深的。

小农经济的体制,长期抑制商业发展,导致贫苦百姓营养摄入严重不足,身体虚弱。

没有油脂,没有蛋白质,只有碳水化合物和各种植物纤维,怎么可能有强健的体魄?

在秦朝汉代,还没有那么严重的抑制商业的时候,中原人可以披重甲持重弩和游牧骑兵正面对抗,而到了宋代之后,虽然也有步人重甲,但是魁梧之士已经少了很多,想要让大多数宋代兵卒身披一百斤以上的装备,列阵而战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就算是勉强穿上重甲列阵,也往往只能被游牧骑兵拖垮。

因此,想要强大,光靠经文上的之乎者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191章铁甲长戈死未忘〗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961/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