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8章当大雾遇到大悟(3/4)

一般疯狂起来,掠过村寨乡县,直扑幽州内腹,肆无忌惮的向所有经过的县乡村寨索取财物,抓捕人口,掠夺所有能掠夺的一切,带不走的就焚烧,破坏。

尤其是郁筑鞬,更是凶残无比。

因为他曾经在曹纯之下吃过亏,现在更是要发疯的报复回来。

一片巨大的混乱正在蔓延。

如果曹纯不是死死的等着赵云露面,如果大汉的军制不喝兵血,如果说乡野的乡绅不是仅仅想着自家的坞堡,或许局面都会有所不同……

杀戮在幽州各地蔓延开去,犹如潮水,铺天盖地一般。

溃败下来部分军队兵卒与村寨中的部分百姓组织起了零星的抵抗,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援,很快就被碾碎无踪。胡人南下之后,没有核心力量进行组织,普通村寨之中百姓即便是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也很快被其他的胡人反击落败,而没有得到补充和调整的零星抵抗,终究是无法改变整个的混乱局面。

混乱绵延到了更广泛的区域。

失去了统属的兵卒,逃离乡寨的百姓,在寒风之中拥挤着,疯狂的朝着南面逃亡。

在这些流民难民的后面,胡人陆续推进,在乡野村寨之中挑挑拣拣,能带走的统统带走,带不走的则是点起一把火,烧了。

一个挤满了人的道路之中,十几名的胡人手持长枪弯刀,朝着前方疯狂地砍刺过去。

鲜血飞洒而出,男人的叫声、女人的叫声、孩子的哭声汇成一片。

十几人在追。

几百人在逃跑。

有人试图逃往荒野,但是很快被胡人的骑兵追上,被战马碎了胳膊、踩碎了脑袋。

也有溃败的士兵,手持战刀回身和胡人对抗,但是更多失去了斗志的兵卒,是将战刀对准了身前挡住他逃跑路线的百姓。

尸体和鲜血在道路上绵延。

幽州维持没有多久和平假象,被打破了。

普通百姓这才从官方的布告宣称里面清醒过来,之前幽州官府宣称说什么经济平稳,边疆稳固,原来战争没有结束,没有远离,死亡就在身边,只是之前被官府布告所遮蔽了而已。他们相信官府,以为官府说的话,应该不会骗人罢?

这么一个大汉,这么一个官府,应该不至于去骗自己这样一个普通的百姓罢?自己又和大汉,和朝廷无冤无仇,平日里面循规蹈矩,安分度日,大汉朝廷为什么要来骗自己呢?

为什么呢?

胡人没有给这些百姓的困惑以答案。

胡人给的这些百姓的,是战刀和长枪,鲜血和死亡。

大汉朝堂,给这些百姓的承诺,似乎只是落在纸面上……

……

……

如今大汉的各个问题,并不是在桓灵时期就突然出现的,而是之前大汉的发展过程当中,被欺上瞒下遮掩起来而已,现在大汉政治制度崩塌了,盘面控制不住了,也就自然暴露出来了……

幽州就像是大汉的一个缩影,看起来似乎很庞大,很完整,很坚固的防线,结果在纷乱之中,只是两三天的时间,游牧民族的马蹄就奔到了蓟县之外。

吓了原本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丁冲一大跳!

蓟县也有雾,相对小一些,但是也失去了视野。

幸好,丁冲已经抢先一步退到了蓟县。

他甚至是赶在了胡人劫掠之前就奔到了蓟县,行动之迅猛,可谓是转进如风,身法灵动,万花丛中过,骗也要上市……呃,是片叶不伤身。

圣人教导,『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丁冲作为堂堂君子,安可轻身涉险乎?

既然曹纯已死……哦,已败,所以渔阳就不在安全,他作为大汉高官,朝廷要员,幽州核心,自然是要担负起居中调度,协调各方的重要职责,怎么能犯低级错误使得自己困于胡人马蹄之下?

因此来蓟县,也就是顺理成章,顺水推舟,顺天应人,顺势而动,顺……

至于什么战前转进,屁股抗敌的诋毁之语,简直就是污蔑朝堂命官,给大汉抹黑,其心可诛!

丁叔很生气。

家国板荡之际,竟然有人不思为国捐产捐躯,还整天想着诋毁朝堂命官!

这还能算是大汉人么?

可耻!

有人传言说丁冲是带路党!

胡人是踩着丁冲的脚印来到了蓟县!

这……

胡人辣么多,怎么是丁冲一个人能挡得下来的?

所以这就是无稽之谈!

是诬陷!

危难当头,难道不是更应该团结一心,万众协力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138章当大雾遇到大悟〗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961/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