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0章退朝罢(2/4)
头去尾,就拿着中间的一小节,别的不说,就问一句『怎么证明吃了几碗粉』?>
等到众人轮番上阵了之后,大殿上略有些沉寂下来,天子刘协才缓缓的开口说道:『方才众爱卿所奏,丞相……怎么看?』>
众人的目光顿时一同转向了曹操。>
按照正常来说,一般就是两种答案。>
一种就是否认三连。>
推脱得一干二净。>
当然大殿之上也就不了了之的,但是相信很快在郡县各地乡野之中,就会传开了曹操有意包庇罪责,然后和某人同流合污,甚至比如说抢部下的老婆,跟某些人做朋友当老王等等,有鼻子有眼,就像是亲自站在老曹同学的床榻边上观战一样。>
因为曹操无法否认之前包庇的事实,所以当然也就无法澄清之后的污蔑……>
另外一种就是退让一步,让夏侯惇洗脱罪名。>
但是这一种选择上,看起来像是夏侯惇洗去了罪名,但是实际上会让曹氏和夏侯氏之间产生隔阂,而这种隔阂一旦产生,后果如何也就不用多说了。>
众人都等待着曹操做出选择。>
曹操缓缓的从席子上站起身,抬起头,动作慢得就像是脖子上挂着一块石头。>
『臣……有本上奏!』>
天子刘协不由得吸了一口气,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口吻说道:『准奏。』>
曹操左右顾盼了一下,接触到了他的目光的普通官吏,大部分都是低下头去,或是避开曹操的视线,唯有郭嘉在点头微笑。>
曹操微微颔首,然后抬起头,沉声说道:『国之本为何?农桑是也!』>
『然今大汉农桑如何?』>
『文若~!』>
曹操转头喝道。>
荀彧低头往前一步,『臣在。』>
『汝且与天子群臣,叙述当下大汉农桑!』曹操沉声而道。>
『唯。』荀彧缓缓的抬头,『汉承秦制,以天下为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万命并合,省都、国十,县、邑、道、候国四百余所。至孝明置郡一,孝章置都、国二,孝和至三,孝安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至于孝顺,凡起、国百五,县、员、道、候国千一百八十,民户九百八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
荀彧本身就是曹操后勤大管家,所有的数值几乎就是张口而出,就像是早早的在心中篆刻了一般,信手拈出。>
『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一百四十一。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十项,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一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人,汉极盛矣……』>
『汉极盛矣!』荀彧重复了一句,旋即声调略有些沙哑起来,『自世祖孝光武之时,朝堂多有度田而计。建武六年,李忠垦于丹阳,直至建武末年,亦有县案以计之,各立文薄,藏之乡县。』>
『是时,天下垦天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孝光武诏令天下州郡检核其事,便是群吏上奏,或言忧饶豪右,或弹侵刻羸弱,或奏百姓嗟怨,或风遮道号呼!』>
『便如今日一般!』荀彧缓缓的环顾了一周,须眉之间微微颤抖,神情略带悲愤,『孝光武帝遣吏奏事,见陈留吏书牍有云,视之,曰:「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孝光武询之,吏不肯服,后拷而诘问,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今日颍川乡野地方,亦是「近臣近亲」!此等度田计薄,不知县乡可有存文!朝堂不知乡县田亩几何,不知田赋多寡,唯有地方一言而蔽之!无以为度量!』>
一时间朝堂上下,皆是静悄悄……>
曹操原本在一旁眯缝着眼,此时此刻特意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协。>
刘协有些尴尬的避开了目光,然后似乎发现自己这样做表现得太过于心虚了,便是又将目光重新挪回来,却见到曹操已经不再看他,而是半转身面向了群臣。>
『种侍中!』>
曹操看向了种辑,似笑非笑的说道,『听闻之前汝庄之中,收获颇丰,亩产粟十二石,诚为当贺也……』>
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
对于一般的田亩来说,当下的产量平均约为三石。这个产量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490章退朝罢〗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961/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