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正当年(2/4)

和浩峰来辅助你心甘情愿。」

徐浩峰也说道:「就是。再说,这只是名义上的分工,实际上大家还是共同创作。」

感受着两位同学的拳拳盛意,陶希武恍有所觉察,似乎明白了两人突然转变态度,想要让他来当这个导演的原因。

心中不知为何没有当上导演的喜悦,反而有些失落。

犹豫片刻,他才说道:「那好吧,我来当导演,伟建当摄影,浩峰当编剧。」

说完,他振奋起精神。

「哥几个,走着!回学校,招兵买马!」

卢伟健和徐浩峰笑了起来,「走着!」

几人带着支票回到燕影,宣扬他们拉到了20万投资,即将筹备一部长片,这个消息立刻在燕影引发了轰动效应。

陶希武他们这一届是93级,导演系就十几个人,目前最出挑的是来自山西的贾樟柯。

前年他用录像机拍了一部短片《小山回家》,受到了燕影教授们的赏识,并被推选参加了9%年的香江独立短片级录像比赛,获得了比赛大奖。

借此结识了制片人周强,为他拉来了20万元的投资,现在正在拍摄人生的第一部长片《小武》。

还未毕业,就获得了短片荣誉,并因此获得了执导长片的机会。

对于燕影的学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他们从学校走上社会最梦幻的开局。

而陶希武等人带回的消息,相较于贾樟柯的一步一个脚印,更像是一夜暴富的神话。

同学们口耳相传的同时,一些流言也在私下悄然流传。

「你也不看看人家陶希武他姑是谁?」

「拉个投资,拍个电影算什么事?要不你以为他凭什么当这个导演?」

「就是!别羡慕了,投胎是门技术活,人家从出生就站在咱们够不到的终点了!」

燕影的这些流言并没有逃过陶希武的耳朵,他听到这些言论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在刚上学那阵确实畅想过当个大导演,但这回拉投资,他真没存着仗势要自己当导演的心思。

就是想跟几个要好的同学在毕业前赞一部片子,也算是对得起大学这四年的时光。

这一日,他拿着拟好的演员名单来到小六部口胡同找林朝阳。

见林朝阳正与人说话,便等在了厢房。

家里来的客人是人艺的院长刘锦云,人艺的几任院长都是一线的编剧、演员出身,极其重视剧本创作。

这些年话剧行业不复当年盛景,很是落寞。

人艺身为国内话剧界的扛把子,倒不愁开戏,愁的是剧本、愁的是人才。

人艺不缺剧本,但缺少好剧本。

人艺也不缺人才,但人才现在都在向影视行业流。

而这两个问题说到底是都是钱闹的,人艺每年都有上面拨款,不过数目并不大,更多的还是靠演出收益。

这些年物价飞涨,人艺的票价也跟着涨了不少。

可剧场演出,收益终究是有限的。

在人艺演话剧,每个月工资加补助,也就几百块钱。

写剧本的更惨,一部剧本磨大半年,甚至是一两年,稿费就一两千块钱,以后演出分成每年也就两三百块钱。

人艺的演员、编剧,在文艺界那都是数得着的精英。

演员到外面演个电视剧的配角随随便便就是几千块钱到手,编剧去写电视剧剧本,一集也有几百块。

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这些文艺工作者安贫乐道,是不现实的。

好在人艺的名望够大,院里的职工多是出去兼职赚个外快,少有真正离开剧院的。

刘锦云去年才上任,迫切希望改变人艺当前的窘境,

钱的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因此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挖掘好剧本上。

有了好剧本,演员才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排练和演出中,票房才能卖得好,

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对于人艺的发展才是长久有利的。

当年林朝阳在话剧领域牛刀小试,结果《天下第一楼》在人艺一演就是快16

年,演出场次直逼《茶馆》。

每逢公演必定爆满,甚至还有人兜售黄牛票,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赶上这次为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演出,刘锦云心中便兴到了请林朝阳出山,写出话剧的心思。

林朝阳在大众之中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小说家,可刘锦云是编剧出身,深知林朝阳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实力。

人家当年玩票写出了《天下第一楼》,虽然后来没有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下去,可之后参与的一些电影剧本创作,哪个不是叫好文叫座,堪称经典。

因而刘锦云对于林朝阳的实力有看绝对的信心,相信只要他肯出手,一定会让人艺的剧目再次轰动京城。

他知道到了林朝阳现在的段位,名、利都不缺,必须得动之以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文豪1978】最新更新章节〖第641章 正当年〗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76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