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香江行(6K)(3/4)

片厂房,还要生产小电驴,这现实吗?

冷静了一会儿之后,张素芝道:“这样吧,我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晚上等你姐夫回来,我们俩商量一下,锦程什么时候回来?”

这万一要是卖不出去,工厂开不下去,那可是几百万的债务啊,到时候一家人怎么办?

纠结了两天之后,眼看大外甥要从香江回来了,张庆良决定还是跟姐姐说一声,不是什么告密行为,只是纯粹出于担心。

虽然内心有些鄙视,不过李家民的专业素养还是够的,这只股票虽然成交量已经超过了昨天,但仍然算不上多高,一次性买入10万股,对于股价的波动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甚至就连之前不能理解的网上卖衣服居然能赚钱,还能赚很多,现如今也都能接受了,毕竟银行卡里躺着十几万的数字在那里。

“李先生请坐,请问喝什么,我去给你买一杯?”檀锦程笑道。

“早听林生说过了,檀先生年轻有为,更是一表人才,当面一见您比照片上更加帅气啊。”李家民口吐莲花道。

张庆良的话,让张素芝内心一惊,这怎么听都像是出事了啊:“怎么回事?是工地的问题还是锦程出事了?”

只是连自己的姐姐还有姐夫都不知道,就不怕出事吗?要不要跟姐姐还有姐夫说一声,几百万的投入,玩得有点太大了。

偶尔也有一些手提大量食品,看起来像是外卖小哥模样的人,从一家家店铺急匆匆出来,朝着大厦方向急匆匆而去。

小檀办公司,做生意挣到钱了,这些事他爸妈都是知道的,至于这次开工厂为什么没说,以张旭鹏对檀锦程的了解,并非是什么刻意隐瞒怕父母担心,而是真的没想到这块儿。

带上各种证件,跟跟李家民跑了大大小小的柜台,开户,入金一系列手续完成之后,便可以直接交易了,说麻烦也麻烦,说方便也方便。

嗯,物价也挺贵,不过对于内地过来的檀锦程来说,还算可以接受,这年头港币不值钱,兑换下来5港币也就能换4元人民币,并且在内地也不能流通。

张庆良倒也没有纠结大外甥没告诉自己这事儿,作为亲戚,虽然是亲舅舅,但张庆良也没觉得外甥什么事都必须告诉自己,人没那个义务。

在香江开立证券账户,对于资金门槛,还有持仓数量是没有要求的,不过香港的证券市场采用的是券商托管模式,理论上存在着券商倒闭影响客户资产安全的问题。

尤其是小檀这种目前没有犯过什么错,又极其自信的人,拿主意不需要跟人商量,也不需要顾及别人的看法。

紧接着,张庆良的他从张旭鹏那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跟姐姐说了一通;张旭鹏没有隐瞒什么,张庆良想问的,他知道的都会说。

“啊?10万股?那账户上的入金不是没剩下多少了,檀生确定?”面对檀锦程的要求,李家民有些愣了。

不过还是快速的切换至的主界面,这家公司他知道,深城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内地名气不小,但也算不是上多牛逼的公司。

“喂,张姨,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一番言语,换来的是电话对面的一阵沉默,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张素芝不是那种无知村妇,儿子去年开了公司,买了车,挣了几十万,这些张素芝能够理解。

至于欠的那些钱,年底分红的时候可以将张旭鹏的那些先还了,银行还有房贷这些不着急,什么时候到期了什么时候再还。

之前檀锦程拜托客户林先生,对方听说檀锦程要买港股,给他介绍了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规则,还有券商选择之类的,听得檀锦程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檀锦程看报纸,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之后,耳边传来一句蹩脚普通话的询问。

买了份报纸,檀锦程来到约定的咖啡馆门口,点了杯咖啡,找了个位置坐下。

虽然跟詹姆斯拿美刀换人民币在羊城消费时的大气,但来自后世的檀锦程,对于香江的滤镜没有这时代人那么重,多多少少也有些优越感。

檀锦程来这儿买股票,不可能如无头苍蝇一样自己到处乱跑,这年头两岸私人的交流其实也不是那么的便利,不然檀锦程不至于为了区区50万元的股票专程跑过来一趟。

正在指挥工人的张旭鹏,一听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您是想问小檀办工厂的事儿吧,我现在就在他的工厂里。”

张庆良沉声道:“要是家里不忙的话,你或者姐夫抽个时间过来看看,锦悦也快半岁了,放在奶奶那养几天应该没事。”

反观檀锦程,则是看着账户心满意足;哈哈,等着发财吧!——

张庆良这几天有些的心绪不宁,倒不是工地上出什么事了,而是因为自己的大外甥。

李家民,一个很大众化的名字,名牌上的头衔是某某证券公司经理,其实干的就是证券经纪人的活儿,他口里的林生是锦鹏贸易在香江的客户之一,也是一个稳定的客源。

抬头一看,一位身着衫,身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110章 香江行(6K)〗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61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