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利益分配(2/2)

连忙搬来一条凳子:“官家,踩在此凳上,或许可以看的清楚些!”

“多谢!”赵煦点点头。

孟卿卿连忙低着头,红着小脸:“这都是妾身该做的……”

她今年,已有十四,马上就要满十五了。

在中古,民间十五岁的女子,多的是已为人母的。

何况在这宫中,像她们这样的封君,早早就有人会教导,如何服侍、如何取悦天子。

也就是赵煦年纪还小,两宫、朝臣们在男女之事都盯的很紧。

不然……

这宫中女子,不知道会使出多少种手段来诱惑赵煦?

反正,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宫里面的莺莺燕燕们,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的勾引他。

有些场面,哪怕现代人都看了,恐怕都要直呼:还能这么考验干部的?

不过,有了上上辈子的教训,如今的赵煦是很懂养生的。

不到年龄,他是不可能破戒的。

所以,赵煦无视了孟卿卿的娇羞,直接站在了凳子上。

两个向太后派来的女官,立刻一左一右的搀扶着他站稳。

孟卿卿则连忙带着人,举着烛台,凑到那南墙前,好让赵煦看的清楚。

赵煦抬着头,看着眼前的地图,嘴里念念有词:“汴京内城,左军第一厢二十坊、第二厢十六坊……”

“右军第一厢豪韩愈写的《汴州东西水门记》就是在描绘此事。

而当时的汴州城,是按照州城规模来设计的。

周长不过二十一里又一百五十步。

这样的城市,能容纳十万军民,就已经很拥挤了。

可,随着五代乱局,四朝先后定都于汴京,汴京人口日益繁多。

小小的旧城再也容纳不下,不堪重负。

所以,到了后周时,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决心用三年时间,扩建汴京城。

柴荣的想法很好,但奈何现实不从啊。

这次扩建汴京城,最终只持续了半年,就草草收场。

原因是——南唐和后周,在淮南开片了。

整个国家的所有资源,都开始倾向战争。

于是,这次新修的汴京新城,也只是一个周回四十武官员混居。

所以,抵当所买扑,分区的名额给谁就成问题了。

赵煦托着下巴,想着:“这新城外九厢之抵当所,都得预留给各州郡的豪商代表!”

新城外九厢,没有城墙保护,官府管理也相对松弛。

各种人物鱼龙混杂,无数英雄好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这是一片热土,也是未来汴京城继续扩大的必由之所。

所以,预留给州郡豪商,即是保护他们,也是为了他们负责——树大招风,赚的多,容易惹人眼红。

“新城中,也得预留一两个抵当所,来团结东南与泉州、明州、广州!”

东南六路,是汴京城的粮食来源,同时也是财富源头。

在过去,这六路被历代赵官家是敲骨吸髓,盘剥殆尽。

所以怨气很大,所以和朝廷难免离心离德。

最终,被赵佶逼反,方腊起义,未尝不是六路的豪强、地主们给赵官家的一点小小警告。

所以,东南六路在赵煦这里的统战价值直接是拉满的!

必须单独给他们在新城里选块地盘。

至于泉州、明州、广州这三个地方,是赵煦重点发展的对外经贸窗口。

自然,也是统战价值满满,必须得额外照顾。

所以……得让这三个港口城市,在汴京城有一个抵当所,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地方的土豪,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财富,拿到汴京城来。

也只有这样赵煦的强京城战略,才会有实际效果。

“便将新城城东厢,预留给福建、泉州、广州……”

这里是新城最小的一个厢,一共只有九坊。

如今还在发育的海商们,拿了此地,既不会太显眼,同时能表达朝廷对他们的重视。

“而新城城南厢则可以给东南六路预留……”

新城城南厢,有着一个重点区域——太学、国子监、武学、律学、算学,都在城南厢的龙津桥一带。

而东南六路,从古至今,乃至于现代。

都是以卷教育而闻名天下!

将此地预留给他们,能更好的拉拢、团结这些地方上的豪强。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六十三章 利益分配〗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