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冤假错案(2/3)

报——啊呀,陛下,前次臣报有误,那一顷又四十三亩荒地,实乃他人所有,因此人欠官府钱,所以抵给了官府现在此人已经还清了欠款,所以啊,这些地又要还回去了!

王韶面对这种局面,根本无所适从。

于是,王韶遭到惩处,被降授为保平军节度推官,幸亏王安石出面,才得以被允许戴罪立功,依旧提举秦州西部蕃部、市易司。

这才让熙宁开边,没有在开始的时候,就胎死腹中。

而王韶和支持王韶的王安石吃了这么大的亏,自是不肯罢休,是一定要找回场子的。

于是,在王安石的运作下,支持变法的韩缜出任秦州知州。

韩缜重启调查,最终在渭源堡(古渭堡获赐之名)到甘谷城之间的河谷地区,丈量出荒地四千余顷。

而且,韩缜还报告,尚有其他土地,已为当地弓箭手所请。

换而言之……

李师中、窦舜卿、李若愚还有向宝等秦凤路文武官员,都在欺君!

而此时,赵煦的父皇终于反应过来!

他们这是在将朕当猴耍呢!

于是,龙颜震怒之下,相关官员,集体被贬。

右司郎中(相当于元丰新制的朝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前知秦州兼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李师中,落天章阁待制,降授为度支郎中,知舒州。

秦凤路兵马都钤辖、带御器械、皇城使向宝落带御器械,降为本路钤辖,随后调离。

老将窦舜卿,也是灰头土脸,不久就自觉的上书请求致仕,以邕州观察使换文资为刑部侍郎,旋即致仕,提举河南嵩山崇福宫(他是正任武臣,政治地位相当于宰执,需要体面)。

此事之后,为了给王韶开边保驾护航。

高遵裕、李宪先后奉命抵达秦凤路。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事情,王韶开边,才能不受外界干扰,顺利推进。

这才有了今日的熙河兰会路!

但,此事的后果,依然极为恶劣!

首先,从熙宁三年十月,王韶被降授,到熙宁四年六月洗清冤屈,官复原职,整整彦博等人都有着香火情,更和范纯仁、范纯粹、吕大防等旧党青壮派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信任这种事情,在政治上太重要了。

若不是韩绛拜相,信不信,如今的朝堂上新党、旧党的人,早打出狗脑子来了。

哪里还会和现在这样肯捏着鼻子合作?

扯远了!

赵煦收敛心神,看向自己面前趴着的李宪:“都知所言之事,朕也曾听皇考说过。”

“李师中为了党争,罔顾社稷,李若愚等狼狈为奸,延宕军国大事,皆曰可杀也!”

说着,赵煦就有些咬牙切齿。

只恨自己不是大汉天子或者大唐天子。

不然,他就可以下诏,将当年相关参与者,全部挖出来鞭尸,并将其全家统统流放!

奈何,他既不姓刘,也不姓李。

他姓赵,赵官家是不能做这种事情的。

因为权力基础和统治法理不同。

而且,他的大宋,是拍马也赶不上汉唐!

以至于,在现代有弱宋、大怂、挫宋的诨号!

挨打就要立正!

赵煦的态度是很端正的。

在庆宁宫醒来的那一天,他就已决心,不再让后人唾骂大宋。

为此,他可以牺牲一切,献祭所有。

哪怕这个代价是,他的子孙被关进权力的牢笼,成为吉祥物!

发泄过后,赵煦看向李宪:“那都知说说看……”

“当年康直坐罪,都知谋救又是怎么回事?”

李宪俯首再拜,然后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大家……”

“康直当年为泾原路转运判官,而臣则受命以宣庆使、宣州观察使、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节制秦凤路并泾原兵马讨伐西贼……”

“康直在臣节制下……”

“先帝因此遣使,命臣报告康直一案……”

“臣只是据实上报,最多不过,在奏疏中为康直说了几句好话……”

赵煦看着李宪,问道:“都知所言,可是事实?”

李宪再拜:“臣句句属实,一切皆有文牍可查!”

“大家可遣使前往崇文院,调取当年往来公文、官牒及先帝指挥御笔文字……”

“若臣有一字虚言,乞陛下斩臣宣德门外!”

好嘛!

现在是所有人都开始学郑侠了。

动不动就是‘若有虚言,乞斩臣宣德门外’。

搞不好,这宣德门要变成新时代的洛水了。

赵煦却是笑着起身,上前亲自扶起李宪:“都知,朕自然是信得过的!”

他要的,也是李宪这个保证!

因为,在一开始,在赵煦看到曾肇的那篇奏疏的时候,其实赵煦就已经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九十一章 冤假错案〗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