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文彦博:当今天子,谋定而后动(1/3)

赵煦特意的在宫外逗留到了宫门闭锁时,才施施然的带着人回宫。

一回到福宁殿,果不其然,赵煦就看到了太皇太后与向太后都在等着了。

这很正常!

大宋诸司场务,乃是给皇室捞钱的机构。

但,除了给皇帝的内库捞钱外。

这些机构,还要孝敬皇后、皇太后、皇贵妃、皇太妃。

更得喂饱这些人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诸司官员才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才能顺顺利利的升迁。

于是,就在宫中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

正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赵煦要动诸司,诸司岂会坐以待毙?

这不,叫家长了!

“孙臣给太母问安!”赵煦来到太皇太后面前,虚礼一拜,又对向太后一拜:“给母后问安。”

“官家回来了……”太皇太后微笑着。

“嗯!”赵煦点头,走到两宫中间,和往常一样坐下来,揣着明白当糊涂问道:“太母、母后,今怎来福宁殿了?”

“可是慈寿宫和奉圣宫那边有什么事情?”

当初,赵煦开发靖安坊,打着的幌子就是给两宫筹集修建宫殿,以奉养两宫的名义。

如今,这靖安坊一期的房子早已经卖掉。

钱款也都已经到位,自然,赵煦没有犹豫就下令工部勘察皇城北门拱辰门外的内酒坊、裁造院等有司官署。

并着手拆迁这些官署,将之搬到汴京城其他地方去。

然后,在这块地方进行改造、重新规划设计成两个全新的宫殿群。

在拱辰门东,为慈寿宫,以奉安太皇太后。

拱辰门西,为奉圣宫,以奉养向太后。

相关设计图纸,于写成了张璪,这里更正过来,战争应该是枢密院负责统筹才对)。

永兴军那位‘笑骂由汝,好官我自为之’的邓绾的积极性全面爆发。

其甚至捏着鼻子和范纯粹合作,掏空了永兴军和陕西的府库的盐钞,雇佣了十几万民夫青壮和上千辆太平车,数万头牲畜,日夜不休向前线转运粮械、钱帛。

于是,陕西各路,从开战后,没有丢过任何一个大型寨堡。

熙河那边,虽然面对吐蕃背刺和西贼倾国来攻,却奇迹般的顶住了,不止顶住了甚至有余力前出支援廓州的溪巴温以及邈川的温溪心。

随着战事渐渐进入相持,两宫也才安下心来。

但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如今,随着鄜延路的捷报,她们终于完全放心了。

刘昌祚的鄜延路得到解放后,环庆路方面也会被解放。

而这两路宋军腾出手来后,西贼的攻势也就到了尾声了。

不出意料的话,西贼很快就要退兵求和了。

向太后接过太皇太后递来的边报,看完之后也是无比开心。

“这都是娘娘指挥的好!”向太后恭维起来。

赵煦也适时的说道:“母后所言甚是。”

“太母用兵如神,运筹帷幄之间,贼众烟消云散,不愧是高武烈公之孙!”

太皇太后被向太后、赵煦母子吹捧得都有些飘飘然了,脸色更是变得无比红润,连连道:“老身只枯坐汴京而已。”

“都是都堂相公们辅佐得力,还有前线的将帅用命之功!”

可傻子都能看出来,她本人的得意与自傲。

赵煦起身下拜,捏着鼻子恭贺道:“孙臣闻,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而我太母四月臣交趾,今再破西贼。”

“以武功而论,章献明肃也远不如矣!”

“以孙臣所见,便是历代以来,也无几人能与太母比肩!”

“孙臣何幸,能有太母、母后保佑拥护!”

“孙臣以为,当令宰臣,上尊号以张太母、母后垂帘之功!”

被赵煦这么一恭维太皇太后如饮仙酿,连自己是谁,身在何方,都已几乎忘了。

尽管,她其实自己心里面明白。

无论是今年正月,命章惇南征交趾,还是如今的宋夏战争。

她其实都没有做过什么有效的决策。

章惇南征,是孙子劝说、游说的结果,过程中的决策、安排,也都是这个孙子和都堂宰执们商议下来的。

她和向太后,只是点头同意、认可了而已。

如今也是一样。

可是……

谁会在乎呢?

事实就是,章惇南征,交趾臣服,是她和向太后垂帘时的事情。

如今,这宋夏战争,也是在垂帘期间发生的事情。

将来史书上,自然会为她涂脂抹粉。

何况,官家不是认了吗?

于是,太皇太后道:“官家之赞,老身惭愧啊!”

“老身只愿将来到了永厚陵,面见英庙神灵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二十三章 文彦博:当今天子,谋定而后动〗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