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个大计划?(2/2)

让皇后、太后都认可他。

于是,以嫡长子的身份,被送到了先帝病榻前,然后在百官拥戴下,成为储君。

简直是不可思议!一度让人以为是皇后的手笔,搞得好多人都以为,大宋又要出一个章献明肃了!

在很久以后,人们才发现。

其实,在那之前,殿帅燕达的三个儿子,就已经在守卫着这位陛下了。

换而言之,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已经掌握了殿前司,并得到了燕达的效忠。

之后的种种事情,更是让朝野都惊掉了下巴。

宫中号称十岁的少主临朝,就已经具备了处理国政的能力!

甚至已经掌握了用人的权力!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宫中自吹自擂。

但很快事实就告诉了所有人——这是真的。

无论是文彦博、吕公著这样老奸巨猾的大臣,还是张方平、孙固这样以学问名动天下的学士,哪怕是顽固如司马光。

他都能很好的一一安抚,可谓是‘临朝肃然,法度皆备,俨然圣主’。

章惇回忆着过去的一年时光,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

因为他想起了,离京前,被天子戏耍过一次的事情。

于是,章惇轻叹着:“介甫相公是有福之人!”

王安礼微笑着点头:“某也这样认为!”

尽管在朝堂上,无论是他还是王安国,都会刻意的和王安石保持距离,甚至针锋相对,持不同政见。

可私底下,他们兄弟岂能不知,实际整个王家的兴衰荣辱,都系于王安石一人的荣辱之上。

所以,哪怕当年王安国在世的时候,其实也是假装不同意王安石的政见而已。

如今,少主的种种行为,无不在说明着,他在有意无意的保护着新法的核心与根基,保留着新法的元气。

“对了……”王安礼低声道:“子厚啊,此番南下,可否带一人随行?”

“恩?”

王安礼对着餐桌另外一端努了努嘴:“促仪今年也已十弱多病,才不幸早亡……”

“这也是家嫂的意思!”

“士大夫该当游学,增长见识,知天地之大,晓四方之事……”

章惇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让促仪随某南下吧,某会尽力照顾好的!”

他感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那可是恩相家的最后血脉啊!

王安礼连忙道了一声谢。

这个时候,王安石重新回到了宴席上。

他看向正在和王安礼说话的章惇,问道:“子厚,在与和甫说什么呢?”

章惇连忙答道:“回介甫相公,某与和甫正在谈促仪、致平的事情呢……”

“看到他们的模样,某才知自己已经老朽了!”

王安石呵呵的笑了笑,也看了看王棣、章援,说道:“是啊,你我皆已老朽了!”

王棣、章援,自然是立刻起身,连称不敢。

王安石见了,就摆手道:“尔等少年郎,自去少年郎之地,就不要在此,与我等老朽同处了!”

王棣、章援,自然是拱手拜辞。

看着那两个十七化与军事的中心。

这就又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了。

后勤供给以及转运。

广南西路是承受不起这样长时间的输血的。

所以,当地不仅仅需要收支平衡,还得有足够的产出来供给一个驻军至少数千,有数万甚至十余万人口的大型城市。

这些都是问题。

也都需要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宋才能真正的在当地扎根,并建立稳固统治。

“少主能想到吗?”王安石抬头望月。

然后,他就知道了,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他得到这个答案。

他的孙女的岳父,吕嘉问!

等吕嘉问到江宁,他肯定会知道这个答案的!

注:根据《王安石年谱》,王安石应该有三个儿子。

长子王雱、次子王旁,幼子早夭。

其中王雱无子,过继了王安国之子王敷的儿子王棣。

但王雱有个女儿,嫁给了吕嘉问之子吕安中,吕安中死的早,大约三十岁左右就死了,后来这个女儿抚养着吕安中的女儿终老,从这里看夫妻感情应该特别好——北宋寡妇再嫁很正常!

而王安石的次子王旁,根据记载有精神疾病,没有后代。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个大计划?〗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