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第一茬(1/2)

蔡确推开门,果然看到了严守懃熟悉的身影。

“严提点……”蔡确不动声色的拱了拱手,他已经知道,如今严守懃被太后外任,放在汴京水磨务的事情。

严守懃连忙起身,拜道:“下官严守懃见过相公!”

蔡确连忙上前扶起他:“提点不必多礼!”

他是不喜欢接受别人叩拜的。

当初,蔡确被韩绛赏识,推荐入京为官时,就是以反对开封府大小官员向开封知府行庭参叩拜之礼而扬名。

这是蔡确的扬名之战。

也是他安身立命之本。

哪怕当了宰相,蔡确也不会让文武官员对他行叩拜之礼。

将严守懃扶起来,蔡确就问道:“提举今日特地来见某家……可是有事?”

严守懃当即笑了一声,道:“不瞒相公,某此番冒昧来见相公,乃是奉了大家口谕……”

蔡确连忙面朝福宁殿方向拱手一拜:“臣恭听陛下指挥!”

严守懃凑到他面前,低声耳语了几句。

蔡确听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

元丰字。

什么长短工?

说得好听罢了,其实就是招募家奴,用冬天的吃食和住宿,换他们明年去山里面给这些形势户淘金。

至于工钱?

基本都是月俸一贯到两贯。

分明就是趁火打劫,也是看准了他们这些人,现在已经山穷水尽。

要想不饿死、冻死,就只能去按了手印,给人家当一年的长工。

然后累个半死不活,最后带着十几贯二十贯的钱,离开这里。

可,凭什么?

王大枪越想越气。

他千里迢迢,来这里是为了发财的,可不是给人来当牛做马,帮别人发财的!

他正叹息着,城门口传来了喧哗的礼乐声。

王大枪回头看去,却见着一队威严的骑兵,从城门口鱼贯而入。

在这些骑兵面前,则有着一队差吏,举着一块块官牌和仪牌。

王大枪和郭贵赶忙避开来。

这里可不是汴京城,没有御史和探事司的逻卒在到处盯着官员的一举一动。

在这种远离天子的州郡地方,别说知州了,就是县令,甚至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押司,也不是他们这样的百姓黔首可以冲撞的。

不过,避开是避开了。

但王大枪和郭贵还是好奇的躲在了巷子里,看着那威严的仪仗和卫队。

那一块块仪牌,让那个他们瞪大了眼睛。

因为……

来的人,是真正的高官!

入内内侍省押班!

排在第一的官牌,宣告了来者的身份。

作为汴京城长大的,王大枪和郭贵自然知道,入内内侍省是官家最亲近的内臣机构,而押班是内臣高品,从来都是官家的贴己人。

接着第二块官牌映入眼帘:宣政使!

从五品的武臣资序!

然后是第三块仪牌:提举都大东流道清淤大使!

已经不用猜了。

来的人,正是那位在汴京城中深得两代官家信重的大貂铛宋用臣。

只是……

这大貂铛现在来这里做什么?

王大枪和郭贵已经不需要多想了,因为很快他就知道了宋用臣的来意。

一张张告示,在宋用臣入城后没多久,就贴满了县城内外的告示栏。

还有官员在告示栏前,给百姓们解释。

很简单——官家圣德,心忧万民,尤其惦记黄河两岸百姓,生怕黄河明年再发大水。

所以,官家决定了,趁着今年冬天,黄河的枯水期,雇人去清淤。

一个青壮,日给工钱一百二十钱。

接受日结,也可以月结,凡参与清淤的青壮,都有地方住,同时有两餐供给。

顿时,整个掖县轰动。

尤其是那些怀揣着淘金梦而来的天下豪杰们,纷纷踊跃报名。

有钱赚,还能包吃住。

等着干完活,刚好春暖花开,掖县的山林依旧是大家的!

那还等什么?

于是,宋用臣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在掖县招募到了数万清淤河工。

总共费时不过三日,然后他就带着这些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了选好几个河湾。

这些地方的淤泥,已经淤积的很严重了,黄河随时可能在这些河湾摆动。

一动那可就要淹没附近数十甚至数百里的农田,直到黄河再次恢复平静为止。

所以,宋用臣这一次的行动,得到了几乎整个河北东路以及京西东路的州郡支持。

地方军州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宽剩钱来购买物资、粮食支援。

河湾附近的百姓,也纷纷自告奋勇参与进来。

今天下午陪着老婆出门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两百六十五章 第一茬〗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