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兰州

太原府。

吕惠卿看着刚刚从鄜延路那边送来的一颗人头。

狰狞的首级,虽然被硝制过,但依稀还能看到张之谏的模样。

“哼!”吕惠卿冷哼一声:“太便宜这个贼将了!”

白虎节堂中,被召集的河东诸将,则是纷纷恭身,深深低头。

国朝高级武臣的地位已经只比待制文臣低了。

遥郡、横行、正任,更是绝少被治罪。

即使治罪,也很少用刑,更别说军法斩首了。

但现在,张之谏的人头,却告诉了所有人——别骄傲!你们可不是待制文臣!

官家是真的能杀人的。

同时,张之谏的人头让河东大将,人人知晓——吕大帅依然简在帝心。

汴京的官家,依旧偏爱他。

哪怕这位官家,只有十岁。

可,已经没有任何武臣敢小瞧或者轻视他了。

原因?

今年河北的秋汛,正是他力主下,拨出了无数财帛,力挽狂澜。

被调去救灾的禁军,都在传说,官家赏赐的速度和给力——真的是一文也没有短大家的啊!

官家为给大家赏钱,可是派出了上四军的禁军,亲自监督,保证了每一个铜钱,每一匹布帛,都给到大家手里。

这个事情传到河东后,河东禁军和弓箭手们,就已经归心了。

他们才不在乎汴京城的官家是十岁还是数字。

但在熙河的他,却经手了成千上万的马匹。

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最大的对外任务,就是买马。

而且是每年要买够一万五千匹,上不封顶!

这样的任务,对其他人而言,可能困难重重,但在有着佛牙舍利在手的向宗回、高公纪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青唐吐蕃各部,都愿意卖马给大宋,然后换一个将自己的贡品,供奉到佛牙舍利的供台前的机会。

更何况向宗回和高公纪,出手大方的很。

愿意为了好马,给出溢价,而不是和过去的官吏那样,斤斤计较。

于是,他们两人上任不到半年,就已经完成了今年的买马任务。

一万五千匹战马,都已经或者正在送去陕西、河东的路上。

随着向宗回走下城墙,几个蕃将立刻带着人跟了上去。

他们走下城墙,靠着城墙根,一排正在施工的棚屋正在加紧施工。

坩炉、风箱、炉灶,在工匠们的手中渐渐成型。

这才是向宗回来到兰州的原因——主持兰州都作院的建设。

“明年开春,都作院可能正式运作?”向宗回问道。

跟着他下来的李浩,当即答道:“回禀国舅,应当可以……”

“派出去探矿的人,可有消息?”向宗回又问。

李浩摇摇头。

向宗回凝视着正在施工建设的都作院的相关设施,他轻声道:“这可是官家都在关注的事情……”

“找到铁矿,兰州就可以设铁监,就可以铸铁钱了!”

铁钱这种货币,流通范围很小,基本都是本地铸造本地流通。

可,那也是钱啊!

有了钱才好办事。

李浩当然知道这个,他说道:“请国舅放心,下官已经将兰州城中熟悉山区地理的人都派了出去,入冬之前,应该就能有消息!”

“嗯!”向宗回点点头。

都作院,可不仅仅是打制兵器的地方,也是制造农具的地方。

而铁农具可是关乎着他和高公纪明年种木棉的大业!

所以,这两个月来,他和高公纪一直在忙着这个事情。

尤其是得了官家支持后,他们就大张旗鼓的开始在兰州、熙州等地建立都作院。

从秦州、环州、庆州甚至永兴军、京兆府招募铁匠。

如今,万事俱备,只差找到合适的铁矿资源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两百四十七章 兰州〗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