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吕公著的上书(1/3)
赵煦主动请两宫出来游玩,两宫自是欣然应允。
很快便先后到了御花园中。
而赵煦则早已经命人做好了准备。
两朵被特意选出来的鲜花,在女官们灵巧的双手中,用绢布包裹起来,变成了簪花。
赵煦拿着,将这两朵绢花,亲手簪到两宫头上,然后拍着手称赞起来。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这样的小惊喜,非常满意。
“官家……”太皇太后拉着赵煦的手,说道:“太母都已经五十了……还给太母簪花呢……”
赵煦微笑着说道:“可孙儿看这花很适合太母啊……”
他问着向太后:“母后看看,太母戴上花是不是年轻了好几岁了?”
向太后微笑着和太皇太后道:“娘娘,六哥说得对!”
“娘娘戴上这花,确实是年轻了好几岁!”
然后,她也轻轻的伸手摸了摸头上簪着的那一朵绢花。
她感觉自己似乎也年轻了好几岁!
太皇太后听着,满脸都是笑容。
事实证明,女人不管多大年纪,都是爱美的。
于是,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便带着赵煦,在这御花园中游览起来。
没一会儿,御花园中就只有笑声。
两宫玩到兴起时,就带着赵煦,玩起了汉唐以来民间妇女经久不衰的斗草游戏。
不得不说,斗草这种事情,确实是消磨时间的好手。
当两宫都编好了一个花篮的时候,时间就已经到了中午。
两宫便拿着编好的花篮,带着赵煦回了福宁殿,在福宁殿中用了膳,等着赵煦午睡入睡后。
向太后就在了御榻前,看着那个在床上睡着的孩子,满眼都是慈爱。
“太后真是好福气!”太皇太后见着也是羡慕的很。
她三个儿子全是亲生的。
可加起来,都没有六哥这个孩子这么懂事、聪明、孝顺。
向太后微笑着回答:“娘娘也是好福气!”
太皇太后点头:“这都是祖宗庇佑,菩萨保佑!”
“对了!”太皇太后忽然道:“过几日,外戚勋臣家的命妇都要进宫……”
“太后陪老身一起吧!”
向太后答道:“新妇谨遵娘娘旨意!”
她自是知道,那是要做什么。
除了高家、向家外,剩下的外戚勋臣家的命妇,都会带着自家选出来的年纪恰当的女孩入宫。
就是来给两宫选的。
看中谁就留下谁。
“可选好了日子?”向太后问道。
太皇太后答道:“老身命人看好了,六月庚午日是个好日子……”
向太后在心里算了算,庚午就是初字上奏御前,供两宫慈圣、皇帝陛下圣聪裁决……”
说着,他就从袖子里掏出了那一封他在入京的路上就一直在写,不断修订、不断删改,终于定稿的奏疏,恭敬的呈在手中。
太皇太后当即吩咐粱惟简:“且将学士上书取来!”
“唯!”
粱惟简领命出了帷幕,弯着腰到了殿中,恭恭敬敬的从吕公著手中接过了奏疏,然后送到两宫面前。
太皇太后接过奏疏,心中就惊讶了一声:“竟是这么厚?”
“难道是万言书?”
向太后也是眼中显出异色。
自王安石上万言书后,大臣们就纷纷选择用这样一种体裁,来向上坦露自身的政治意图和抱负。
渐渐的,在朝堂上万言书的形式,就成为了一个大臣默认的对天子最高等级的进言方式。
两宫听政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大臣,用万言书的体裁上书言事。
于是不由得都严肃了起来。
太皇太后翻开来一看,神色就慢慢的严肃起来。
她看了一遍,递给向太后:“皇太后也看看吧……”
向太后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交给石得一:“送给官家也看看!”
殿中的吕公著顿时就忐忑起来。
赵煦接过吕公著的上奏,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吕公著的文字,看着很舒服。
虽然整篇都是在说夏商周、汉唐的旧事。
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在借古说今。
奏疏中,也完全坦露了他吕公著入朝后,要做的事情。
简单概括就是:休养生息、少起兵革,多进君子,少用小人。
对于民间,他的态度,也差不多:别折腾!百姓已经经不起继续折腾了!
对于新法和王安石,却是一个字也没提。
他也不需要提!
因为,在吕公著眼中,估计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
赵煦合上奏疏,微笑着说道:“吕学士的文字,写的极好!”
“朕往后一定和学士多请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八章 吕公著的上书〗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