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范纯仁入京(1/3)

元丰,一石米俱给细色。

赵煦的表现让两宫都很满意。

群臣见着,也都是纷纷上表称颂。

而赵煦其实也没多花什么钱。

一年下来,两位太夫人撑死多拿几千贯的俸钱和几百石的米麦。

四季和节庆赏赐时的金银器物和丝帛,无非多上一倍。

但赵煦收获的却是两宫的信任和高家、向家的歌功颂德。

这买卖太划算了!

追封、追赠之类的琐事说完,就是政务。

右相韩绛上奏请求:天下民户已欠元丰七年以前青苗钱、免役钱利息,乞推恩除放五分。

并详细列举了,京畿、河北、河东、河南积欠的利息情况。

两宫诏可,并命除放。

意思就是元丰七年以前的利息,减半收取。

这算是新君即位后,真正的德政了。

因为免役钱和青苗钱的利息,都是百分之二十,现在砍到了百分之十。

真是皇恩浩荡!

韩绛还是胆子小,不敢直接提议,将青苗钱和免役钱、免行钱利息都定到百分之十——当然赵煦现在也不敢!

太得罪人了!

放贷是大户控制小户的手段!

城市里如此,农村也如此。

韩绛后,有司汇报了不少地方上的事情。

赵煦就没怎么在意了。

因为都是小事,无非是这里的官儿要提一级,那边的官儿要贬一贬。

等下了朝,赵煦跟着两宫回了大内,在保慈宫里陪着两宫用了午膳,就回到福宁殿午睡。

……

赵煦年纪小,可以休息,可以睡觉。

都堂令厅上的宰执元老会商,却已经按时开始了。

司马光带着范祖禹,走进这个全新的都堂令厅内时,他就发现,有两个元老没来。

文彦博和冯京,都不在!

右相韩绛笑眯眯的将司马光,请到了座位上,然后告诉他:“君实,今日太师言身体有恙,便不来都堂了……不过太师言:君实之意,就是某之意……”

司马光听着,老脸抽搐了一下。

什么叫我的意思就是你的意思?

“冯当世呢?”司马光强忍着心中的不悦问道。

“冯当世,已经上了辞表,乞归河阳……”韩绛依然是笑眯眯。

司马光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坐在位子上,没有发作。

第一天宰执元老集议,文彦博就推脱有病,冯当世干脆当了逃兵!

当初在洛阳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个样子啊!

那个时候,即使是书信往来,冯当世也是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新法全部罢免。

文彦博更是多次和他说过,新法害民残民,若不尽罢,死不瞑目这样的话。

然而事到临头,却一个跑了,一个干脆不来。

“子华!”司马光认真的看向韩绛:“洛阳时,老夫也多次拜访过子华……知子华君子也……”

“此番商议,子华应该会支持老夫的吧?”

韩绛笑眯眯的说道:“君实……老夫当然是支持君实的……”

“不过,此番集议,老夫身为右相,要居中主持、协调……”

“实在不好公开支持!”

意思很明显——老夫提供除支持外的一切帮助。

但这仅仅是司马光遇到的挫折的开始!

等到元老大臣们,全部到场,都堂宰执们也到了令厅中。

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章惇,就命人拿出了都堂商议上次那封诏书的文字记录,给各位元老传阅。

堆叠起来的文书,足足有三尺高!

光是看完这些文书,就要好几天!

司马光看着就头疼不已,偏偏还发作不得。

因为这就是制度,也是规矩,更是朝廷法度!

章惇也是义正言辞,一口一个祖宗法度如此,国家制度如此。

堵得司马光说不出话来!

……

赵煦醒来的时候,石得一的身影,出现在了榻前。

“大家,都堂集议已经散会……”

“嗯?”

“今日章惇,分发了足足上千份文书记录……”石得一静静的说着:“诸位元老,本来就年迈,精力不足,只看了半个时辰,就纷纷请求命吏员誊录副本,回去细读……”

赵煦静静的听着,一点也不意外。

司马光应该感谢他遇到的是现在的章惇,而不是绍圣时代的章子厚!

那个被仇恨冲昏了头,那个为了复仇不择手段的章惇!

所以,章惇仅仅是用上了在规则范围内的手段。

不然的话,司马光就会知道,为什么完颜构的那些大臣,会形容章惇:穷凶极恶了。

“沈括适才递了帖子……”石得一继续说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范纯仁入京〗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