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内人?(2/5)

了,在她的心里,对这种尊敬是换了一个词汇的,那就是拍马屁。

这倒不是她觉得李学武虚伪,更没觉得庄苍舒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只能说透过表象看本质,她的身份让她的视角可以在圈内和圈外横跳,看的也比较直白。

站在圈内,她也是迎来送往的一员,如果有领导去文宣队,去舞蹈队视察,她也要这么做。

但身份和级别不高的她,同样能站在圈外,用一种放肆的视角看,心里想什么就不一定了。

不过李学武的表现和在调研过程中的讲话倒是让周苗苗学到了很多。

并不像老李那样喜欢说空话和大话,谈及的问题都能落在实地,讲出来的要求也能切中时弊。

周苗苗也不是第一天上班了,自然能分得清李学武厉不厉害。

调研和讲话是很考验干部功力的,因为都是机关内工作的,都有那么点基础。

一个领导来了,只要他开口,下面人就知道这个人能不能糊弄,能不能蒙骗,能不能玩虚的。

你问的精准,点的巧妙,在讲话和工作强调中既能宣贯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能契合实际业务工作,这就太厉害。

下面的人一看一听就知道你虽然不一定懂他们手里的具体业务,但只要你能看得懂,他们就要小心了。

领导是干什么的?

这两个字其实已经很能解释其工作职能了。

不是让你亲力亲为,事必躬亲的,是要抓住纲领,带领团队做工作的。

就像李学武在离开前跟庄苍舒说的那一番话,直白,透彻。

干一百件事,不如干好一件事。

叫喊着要干一百件事,事事干不成,这样的人不能用。

脚踏实地,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做到位,这样的人可以小用,但不能大用。

担任股级干部,副科级干部,或者项目负责人等等,他能把手里的任务做好。

什么样的人能大用呢?

就是能带领团队做好一百件事的人,哪怕这一百件事有十件就很有喜感。

在安德鲁的张罗下,众人在沙发上落了座,有服务生端来了茶饮,同时能感受到游艇已经开动了。

周苗苗好奇地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樊华坐在了李学武身后的椅子上,腿上摊着一本笔记。

随行就要有随行的样子,她可跟周苗苗不一样。

对方是来躲风波的,她是来工作的。

这可是她调任以后第一次随行外勤工作,是李学武故意给她的机会。

管委办就是一个小社会,人盯人,人踩人。

她是个女人,刚刚到新单位,自然要面临如何打开工作格局的艰难处境。

还得说有领导关照,这格局不是一下子就打开了嘛。

把李学武代表红星厂管委会的调研和考察工作汇总提炼,形成文字和报告。

文字会以报道的形式刊登在报纸上,广播里。

报告会呈现在厂领导的办公桌上,当领导读的好,看的好,目光落在文章撰写人名字上时,她的格局就打开了。

所以,刚刚参加工作的你们,或者刚到一个部门,一个岗位上,如果事业刚刚起步,不妨试试这个办法。

当然,你可能没有机会跟随领导外出,更没有机会走到领导身边去听他的讲述。

但他是有公开讲话的,就像李学武那样,在大厅里并不都是管理中心的班子成员。

你是一个新人,就要有新人的觉悟和态度。

不要怕丢脸,更不要怕人说风凉话。

你把领导公开的讲话,把今天的调研工作,把核心思想和业务工作的贯彻和指示精神形成通讯文章或者理论文章,在最短的时间投递给报纸。

你可能会被拒稿,但万一通过了,你就成功了。

是的,你就成功刊登了一篇通讯文章,或者理论文章。

领导是要看报纸的,大报也好,还是你们单位的小报也好。

要知道,现在的报纸文章,基本上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谁看写谁。

所以,你得相信,跟你同期进来的那些年轻人并没有这份心思或者能力。

当你的名字出现在领导眼前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

他当然不会问你,更不会把你叫到办公室去夸奖你,这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你坚持写,继续写,管理报纸的编辑就会记住你,更多的信任你的文笔。

当你的文章和名字频繁出现在领导面前时,你说有这样一个秘书或者文字工作的机遇出现时,他会想起谁?

或者说,当你的名字已经被编辑熟悉,他会不会在日常工作中不经意地表演或者夸奖你?

文笔和文字能力,在很多单位都是关键,电脑和手机的出现,其实是弱化了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毕业的那些人里有几个能写敢写的,真正会写的,也不会跟你去争这个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饮食男女】最新更新章节〖第592章 内人?〗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227/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