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九江府帽子戏法(1/3)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魏广德轻声念出《楚辞-远游篇》中那句,屋里的举子都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只是众人都没接话。
其实,这会儿不少人或许也在想着那首《登幽州台歌》吧。
那队人已经吹吹打打走远了,也不知道是去哪家会馆送喜报, 讨喜钱。
这一刻,魏广德感觉似乎外面的人都很喜庆,唯有屋里人,气氛很是压抑,如同这气温一样。
虽然马上进入三月,北京的天气总算开始转暖, 可是依旧寒冷,更何况现在其实还是在晚上。
这些报喜的也是不容易,这么冷的天气去送喜报。
钱, 赚的都不容易。
“上两届我们九江府考上了几个?”
魏广德身体侧向一边的朱世隆,压低声音让尽量少的人听到,毕竟还是有点让人丧气的。
“三十二年九江府一个都没有。”
朱世隆轻声叹气道,“二十九年.......”
朱世隆说道这里不由一下子停顿住了,有点不确定的看向夏可范那边。
他那会儿还不是举人,自然没有上京赶考,不知道当年的情况很正常。
就算进士消息到了九江府,那会儿怕也在家用功读书,反正在朱世隆印象里,好像没有这一茬。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我们九江也没人上榜。”
夏可范低沉的声调响起, 传进魏广德的耳中。
特么的,谁说江西科举牛叉,都特么是那几个府的事儿,其他府就没见到几个上榜的。
九江府有白鹿洞书院, 按理来说成绩不会很差,可是现在白鹿洞书院偏偏主讲心学。
也不是说朝廷不录心学门人, 但是显然大部分九江府学子少有去白鹿洞书院进学的,魏广德也只是在白鹿洞书院读了三个月,看了书院的藏书和一些文章就离开了。
不多时的功夫,就是七。
所以,看到报子满脸堆笑进屋,屋里没有人会怀疑他们是来骗喜钱的,这行的职业操守还是很不错。
那手里拿着喜报的人,也没想要弄清楚喜报上人名到底是哪一位,直接打开手中的喜报开始念起来,样子似模似样,就好像是乡试衙门里派出来报喜的一样。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会试捷报,恭喜江西九江卫魏广德魏老爷荣登甲榜二百七十一名,京报连登黄甲。”
随着报喜之人口中大声读出喜报内容,九江府上榜的第一个考生的名字终于被众人所知。
是魏广德。
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去年刚刚吊榜尾成的举人,他居然过了会试,成为贡生。
惊讶之余,商人们却是惊喜起来,虽然名次偏低,但是也没什么,作为九江府出来的老乡,还是与有荣焉。
商人们纷纷起身往魏广德这桌走来,他们要抢在其他人前面恭喜这个新鲜出炉的贡士。
魏广德这会儿还惊讶的张大嘴巴,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之前,在从朱世隆、夏可范口中知道九江府已经连续两届会试没出一个贡士后,他之前还怀有的那点侥幸心理早就消失无踪。
就这屋里,文才比他好的,如劳堪,如夏可范,他们或许还有争榜的实力,自己,还是洗洗睡吧。
夏可范之前是不认识,可是这段时间里熟悉起来,魏广德发觉这人和劳堪有的一拼,也是很有才华的人,就是年岁大了点。
“恭喜魏贤弟,你这是连战连捷,真的是京报连登黄甲。”
劳堪这会儿先是惊讶,随后就是惊喜。
他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可是魏广德过了会试,之后的殿试自然也没问题,他又不是长成歪瓜裂枣的样子,会被筛出去。
就算自己没过会试,有个官身的好朋友也不错啊。
劳堪在九江府,可是和魏广德关系不错。
旁边的朱世隆这会儿也是回过神来,刚说九江府两届会试没一个登甲榜的,这不就来了一个,也是急忙起身向魏广德恭喜。
很快,在魏广德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周围已经为了不少人,里三层外三层,也就是临桌的方向只有桌子还没人。
魏广德脸上挂着笑容,到底什么样他自己已经完全分不清楚了,只是过了好久感觉脸有点疼,或许是笑的太用力的缘故,脸部肌肉有点点受损。
到这个时候,报子哪儿还不知道这次上榜的人是哪位,看看人群里那个,脸都要笑抽的少年。
没错了,就是他,这次的喜钱就指望他了。
看着魏广德一身衣服面料做工都不错,想来是一位有钱的少爷。
锣鼓唢呐声停下来,几个报喜之人很默契的,很统一的向魏广德这里拱手作揖,嘴里整齐的喊道:“恭喜魏老爷登上甲榜,京报连登黄甲。”
京报连登黄甲,这本来是说考生过了会试和殿试,才会两次登录在黄榜上,不过这在科举之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隆万盛世】最新更新章节〖166九江府帽子戏法〗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04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