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风管助吹器,李爱国画连环画,偶然冉秋叶(2/4)

推广!马上推广”

刘国璋停顿片刻,看着陈副主任说道:“老毛子那边不是反应过好几次,咱们卖给他们的沙包质量有问题吗?

你立刻组织人手,生产出一批风管助吹器,给他们装上,堵上他们的嘴巴!”

“是!”

提起这事儿,陈副主任顿时来了精神。

自从国内采用了独立发展铁道设备的路线,开始自行研制蒸汽机车、铁道信号后,老毛子那边就开始对国内出口的设备吹毛求疵。

因为沙包设备下沙不畅通的事儿,老毛子那边没少给铁道部打电话反映问题。

老毛子人民铁道部接到了国内铁道部门的电话。

得知对方真解决了沙子板结问题的时候,老毛子有些蒙了。

他们很清楚,沙子板结情况频发,是因为老毛子天气更寒冷。

他们本来只是找借口给小兄弟施加压力,免得小兄弟把尾巴翘起来。

没想到,小兄弟竟然还真把问题解决了。

这还是小兄弟吗?怎么看起来比大哥还要厉害了?

风管助吹器只是一种辅助配件,在出口到匈牙利、捷克等小兄弟国家后,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遇到了问题,马上帮你解决问题,种花家可比老毛子靠谱多了。

当然了,种花家也不吃亏,那些风管助吹器全都换了真金白银。

并且风管助吹器算是火车司机保命神器。

凡是加装了沙包的火车都需要安装,短短半个月功夫,国内就接到了数千台外贸订单。

李爱国这阵子一边行车,一边跟着刘国璋布置大规模生产工作。

另外还抽空肝书,学习连环画基础,实在是太忙了。

以前李爱国觉得这年月只有连环画。

昨天在梁四成家做客的时候,跟这位文化人探讨了连环画的问题,才发现自己有点太看不起前辈们了。

在这年月国内已经拥有了《连环画》月刊、《农民画报》、《儿童时代》等七具多嘛李爱国打定主意,要搞一套优秀的文具。

第二天是休息日,李爱国一大早骑上自行车准备前往供销社。

三大爷看到李爱国走过来,想到前阵子跟阎解成介绍对象的事儿,本来想要躲开。

想了想,还是迎了上来。

“爱国,我听解成说了,你今儿休息,嘛去呢。”

“是三大爷啊。”

李爱国也没把前几天的事情放在心上,笑呵呵的说道:“我这阵子不是想陶冶情操,学习点画画嘛。

所以啊,准备去供销社买铅笔,毛笔之类的。”

“供销社买毛笔?爱国,你幸亏遇到了我,要不然准吃亏上当。”

三大爷顿时来了精神,转身跑到屋里,拿出了两杆毛笔:“看到了吗,狼豪毛笔,这是最好的毛笔了,一块钱一杆卖给你,怎么样?你要捡大便宜了。”

李爱国看着三大爷手里两根秃了头的毛笔陷入了沉默中。

不得不说,三大爷确实有电诈分子的潜质,无论是表情还是声音,都拿捏得特别到位。

但是身为一个见识过无数诈骗手段的人,咱李爱国清楚一个道理。

【不占便宜,就不会上当】

(谨记!谨记!谨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三大爷,我捡了便宜,你不就吃亏了吗?我可是思想积极分子,哪能干出那种埋汰事儿呢。回见了您呐。”

李爱国推着自行车就要走。

三大爷见诈骗不成,此时只能尴尬的笑笑:“就算你不买我的,供销社里的毛笔确实没办法用。

这么着吧,你去东四街的恩华斋,那里卖的毛笔和纸,在咱们京城里是顶好的,价格也不贵。”

“谢您了。”

三大爷是文化人,经常写毛笔字,自然清楚哪里能搞到好毛笔。

李爱国是个听劝的人,道了声谢,骑着自行车朝着东四街驶去。

东四街在京城算是繁华地带了。

因为有很多大宅门,民国的徐世昌就曾经在四条住过。

很多前朝高官如世续等都住在这一带,有所谓“东四西单鼓楼前”的说法。

李爱国沿着东四十字路口南边路东,就来到了三大爷提起的恩华斋。

这是一座古朴的砖砌建筑,岁月在木板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的字迹虽已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恩华斋”二字。

纸铺的屋檐微微翘起,边缘处雕刻着简单而精致的花纹。

走进纸铺,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扑面而来。店内的空间不大,却摆放得满满当当。

靠墙的一侧是高大的木质货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纸张,柜台后的架子上摆了十几根毛笔。

老板同志是个中年人,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像是个文化人。

此时他正跟将一摞纸张递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更新章节〖第658章 风管助吹器,李爱国画连环画,偶然冉秋叶〗地址https://wap.xbqg9.net/44/4410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