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荷戈行(5)(1/4)

蝉声、蛙声与鸟鸣声中,历山脚下的葬礼结束了。

从第二日开始,聚集在这里的黜龙帮大军开始向后方离散……这是当然的,仅仅两郡之力是无法永久性支撑四五万大军的,尤其是眼下还有近万俘虏,数万民夫更是不能久留,领了赏钱,便该回去。

这似乎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这倒不是说黜龙军缺乏钱财赏赐和抚恤,浮财真的不缺,问题关键在于,部队离散过程中,注定会对现有的部队编制进行影响,而偏偏头领领军制度下的军队多少,又直接关系着这些大头领、头领们的力量对比,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会有人借机达成力量整合了。

偏偏这个过程是那么光明正大和理所当然,以至于几乎不可避免,也就由不得绝大部分人都提心吊胆了、患得患失了。

事情迅速在六月初的炎炎夏日中展开了。

先是宛若打了一场短工的民夫们领着工钱和多余的赏赐回去,但也有人依然执行了新的任务,乃是要带着需要整修的甲胄军械旗帜往各地方回归。

然后是对降兵和东线部队进行全面的甄别和挑选,有些身体素质过于滥竽充数的,或者战斗中表现极差的,被发了路钱,统一遣散(押送)出境……但并不多,只有千把人。

而最终,约五千降兵和书批复……外面亮堂、空气好,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不怕热……一如既往,这里也是聚集人员最多的地方。

唯独,有些人来这里是真有事;有些人本来就应该是张大龙头的附属从员,负责接洽和办事的;但更多的人却似乎只是尽量腾出空来坐在这里,把这里当成了接近权力的场所或者表现自己的舞台。

不过,这里面绝对不包括徐世英徐大郎这位历山之战的第二大功臣,也是历山之战后威望陡升的另一位主角。

当然了,徐大郎能过来,也不能说不行就是了。

徐世英既然孤身来了,却只是如其他办完事来闲坐的头领一样,先去张行所在棚下打了声招呼,然后取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便端着碗转身进了一个侧旁的木棚里,俨然是准备先观察一下局势再说的。

结果,他刚一进来却又差点一哆嗦把手里酸梅汤给泼了……原来,另一位大头领单通海居然正在这个棚子里坐着,而且只有一人坐在角落,周围人远远躲开,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正好,这时候徐大郎来了,周围人见状,更是让开更多空隙,而徐大郎回过神来,四下看了看,也只能硬着头皮坐了过去。

“单大哥营中不用人管吗?”在蝉鸣声中坐下后,徐世英随口来问。

“前几日分派抽调兵马,肯定要看着,如今梁子带军往成武驻军去了,算是万事抵定,哪里还要我管?只让夏侯看着军营便是。”单通海端着个空碗来答。“再说了,我再忙有你忙?你来作甚?”

且说,两人本就是济阴老乡外加道上的竞争对手,熟的不能再熟,默契自然还是有的,所以,刚刚一进来,徐世英便心中明悟,晓得对方跟自己是一路意思,此时闻得言语对上,便干脆将碗中酸梅汤匀给了对方一半,然后缓缓来讲:

“我是听人说王五郎今日中午送回来一个军报,说是程大郎带着蒲台军渡河,直奔齐郡而去,一口气占了临济、高苑、邹平……就想来问问有没有这回事?”

“当然是有的。”单通海端起碗,只是一气便喝光了。“我刚刚已经问过了……而且不光是这个,据说当日在郓城李龙头遣人使得计策其实也是有效的,有个姓左的反贼现在还占着齐郡的东南几个县。”

“那樊豹……”

“樊豹和贾闰士那小子他爹,一路撤到了齐郡,根本没敢停,只是守着郡内济水南岸靠西面几座城不敢动弹。”

“所以说,去年一年威震东境的齐鲁官军是真要完了?”

“完了,但还没真完。”单通海言辞锋利。“还剩一口气的。老话说的好,病虎非死虎,这时候,只要咱们冲过去把樊豹和最后四千精锐给吃了,那齐郡、鲁郡、济北郡、东平郡四个郡就都是咱们的了;可若是这般拖延着不动弹,让人家一口气喘回来,再生什么变故,也是不好说的。”

徐世英没有吭声,只是端着碗小口喝汤。

单通海见状,一时有些焦躁,便托着空碗追问:“世英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我人都来了,自然是跟你一样端着碗看!

徐世英心中无语,面上却宛若清风拂面,波澜不惊:“单大哥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想来张三哥这里也会有计较……”

“计较自然是有的,但怕不是在这里。”单通海瞥了眼斜侧的棚子,脱口而对。

这话一出口,原本就躲得挺远但竖着耳朵的周围帮众便都本能往外又挪了挪。

徐世英抬头看了看张行那边的棚子,只见彼处热闹非凡,而且军营中蝉声、人声不断,便干脆冷笑一声,反过来逼问:“那敢问是在哪儿计较?”

“你觉得呢?”单通海本欲开口,却终究不好当众来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黜龙】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一章 荷戈行(5)〗地址https://wap.xbqg9.net/44/4409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