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都风云(六)(2/3)

接家去了,不过你放心吧,他们人还在大兴,没有本王点头,长孙无忌那小子不敢把妹妹给别人的。”,杨林调笑一句,道。

“嘿嘿,父王答应的事,孩儿怎么会不放心呢...不过,长孙无忌怎么来大兴了?”

“你小子把人家妹子诓出来了,总不能一直不告诉人家大哥吧?是本王通知他来的,他们现在住在大兴的府邸里,等有时间本王为你们两人安排见一面,好好聊聊,要娶人家妹子,还得无忌小子点头才行!”

长孙无忌兄妹二人的父亲名叫长孙晟,乃是大隋继开隋九老之后最知名的将领,弓马娴熟,曾因为一箭射下两只大雕而留下一箭双雕一词,更因为用兵如神而得到隋文帝杨坚的赏识,开皇二年,突厥悉发铁骑四十万,分数路突入长城,挺进中土。当时隋朝大军正在进行统一战争,北方力量空虚,而长孙晟凭借手中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逊于对手的军队,层层设防,步步阻击,不仅遏制了突厥超大型骑兵军团的进攻,最后还用计逼退沙钵略可汗,对大隋王朝的统一和巩固可谓是居功至伟。可惜的这位名将死的很早,还没来得及享福就挂了,留下长孙兄妹二人,投奔了到了太原的叔叔那里。不过长孙晟人虽死了,宅邸却还留着。

“行,此事父王做主吧...”

......................

罗士信说西都太大,靠山王府不好找,这倒不是托辞,大兴城的的确确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不可复制的奇迹。宇文恺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出色的建筑大师之一,他在设计大兴之初便把都城大部分的皇宫、府邸、官署、寺院、道观等建在六坡的高地上,显得庄严雄伟,气势磅礴。靠山王府也建在六坡之上,规模是仅次于宇文府第二大府邸,不过老杨林大部分时间却并不在大兴呆着,而杨林的那些义子在大兴也都有自己的家,所以靠山王府一直都显得很冷清。

“儿呀,这是王府的管家来福。来福,这是本王新收的义子,以后就住在王府了,本王不在的时候,一切事宜都由我这孩儿做主,知道了吗?”

来福是靠山王府的管家,老杨林一生为大隋南征北战,也没娶妻生子,所以偌大个王府中就是这老管家一人打理。

“是,老奴知道了。老奴杨来福,向小王爷请安了。”

“老管家快快免礼...”,罗士信赶忙拦下想要磕头的老管家,客客气气道。

“行了,来福,你去安排一桌酒席,把本王珍藏的好酒都拿出来。”,老杨林遣退管家来福,转头又向罗士信道:

“儿呀,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院子你自己随便挑,为父已经派人去通知你在大兴的几位哥哥了,他们一会儿就过来,到时候我们爷儿几个一定要喝个痛快!”

....................

靠山王府实在是太大了,反正空着也是空着,罗士信也不客气,在东边选了一处有小湖假山的院子,然后才回到前院大堂。此事酒席已经摆好了,众太保早已来了多时,罗士信打眼儿一扫,今晚来了六个人,有四个在扶风时见过,分别是四太保李祥,十太保曹林、十一太保丁良和十二太保马展,另外还有两张生面孔。

“老弟,你可来了,想死我们兄弟了...”,十二太保马展与罗士信交过手,所谓不打不相识,反而也是他看罗士信最顺眼。

“兄弟,这两位哥哥你没见过,我给你介绍一下,”马展指了指罗士信不认识的两人,介绍道:

“这是五哥高明,这是六哥高亮,这二位哥哥一直在京兆做事。二位哥哥,这就是父王常提起的十三弟,那本事,可了得呢...”

罗士信与众太保一一见过礼后,众人才入席坐下,老头子杨林心情相当不错,当先举起酒杯道:

“这杯算是为父给你们十三弟的接风酒,我们干!”

“干!”

杨林之后,众太保轮番的给罗士信灌酒,好在罗士信量也不小,几轮酒下去,非但没上头,反而与众太保更熟络了,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十二哥,怎么没看到七哥八哥他们?”

“啧,好酒...”,马展蕴了一口小酒儿,然后冲罗士信道:

“七哥和八哥平了扶风之乱后,就带军回驻地了...”

“啊?上次不是说两位哥哥要北调,准备参与东征高句丽吗?怎么又回去了?”

“唉!说起这事儿,真是一言难尽那。”,杨林闻言微微一叹,插言道:“东征与否现在朝廷中意见还没有统一,暂时还没有定论。倒是齐郡近几年来天灾不断,山东官吏又无能,地方豪强四起,有个叫王薄在长白山举旗造反,不少乱民都跟着起哄,声势弄的很大呀,所以朝廷打算先平定齐郡的叛乱以后再说东征之事。”

“山东可比扶风乱多了,”,四太保李祥在一旁补充道:“大哥,二哥,三哥和十哥现下都在齐郡,听说朝廷年后还要往那边儿增兵呢。”

“哦...”

罗士信闻言做恍然大悟状,王薄他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隋主沉浮】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章 西都风云(六)〗地址https://wap.xbqg9.net/43/4300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