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各怀心事(1/2)
凌老者跪倒于地,口中说道:“梅大人,老朽姓凌,在城东开了一家杂货店,我的孙女被匪寇绑上了对松山,求梅大人救救我的孙女!”
梅九成站起身,亲自把凌老者搀扶起来,继而转向弟兄三人,问道:“真有此事?”
白芸生答道:“正是,几日前,对松山的匪寇传信茶行索要白银万两,由于我们作了周密的准备,可能匪寇觉得无处下手,这才另打主意,劫走了这位老人家的孙女。”
梅九成听罢,气的用手一拍桌案,怒喝道:“这群匪寇真是胆大妄为,他们眼中还有王法二字吗?!”
徐良说道:“他们眼中如果还有王法二字,便不会占山为王。梅大人,上任杭州知府倪大人在政期间,政治廉明,百姓安居乐业,为何您刚刚到任,对松山就出现了匪寇?”
梅九成听罢此语,呼的一下站起了身,语气粗重,正色道:“徐三将军这话是何意?难道您怀疑本官勾结这些匪寇?本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与匪寇同流合污!徐三将军如此讲话,真真是冤枉本官!”
徐良不慌不忙,慢慢饮着盏内的清茶,片刻后才微笑着说道:“我并未说勾结二字,梅大人为何如此紧张?想来梅大人这几日没有休息好,才会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吧!”
白云瑞眼观此情,不由得心中一阵暗笑,白芸生害怕事情闹僵,于是在旁悄悄拉了一下徐良的衣襟,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徐良明白大哥的意思,便闭口不言,仍旧低头吃茶。
这时就听梅九成冷笑一声,说道:“徐三将军,您曾是包相爷的手下,本官尊敬您,仍以将军呼之,您凭什么这样无凭无据的诬陷本官?”
徐良本想作罢,但是未料梅九成得理不饶人,他刚想分辨,白云瑞却岔开了话题,“梅大人,现在对松山匪寇的气焰越来越大,如果再放之任之,恐怕整个杭州城将会有灭顶之灾,万一此事传到圣上耳中,料想梅大人也难辞其咎吧,不如设法平灭山寨,除掉这群杀人的魔王。”
梅九成脸色渐渐和缓下来,看了一眼凌老者,然后说道:“本官也曾痛下决心清剿这股匪寇,奈何他们依仗地利与官军周旋,几次围剿终是无果而返,不知白将军计将安出?”
白云瑞说道:“古语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次他们劫走人质,用来要挟茶行,我们弟兄打算上山救人,待到我们将他们的头领抓住之后,梅大人便下令围剿,从而达到全歼贼人的目的。为此地除害,梅大人岂不是功德无量!”
梅九成眼眸转动,又看了一眼凌老者,之后一锤定音,说道:“此计甚妙,这次有二位将军相助一定能够将这股匪寇一网打尽!”
白云瑞看了看天色,说道:“我们晚间上山救人,现在午时未到,我们还有半日的准备时间,待我们救人成功后会在山头点燃篝火,梅大人看到火光再行动,这次势必要作到全歼这股匪寇,为那些冤死在他们手下的老百姓报仇雪恨。”
梅九成连连点头,说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各作准备吧!”
白云瑞站起身,对梅九成一拱手,说了声告辞,便和两位兄长陪着凌老者离开了知府衙门。
在回白家茶行的路上,凌老者再次感谢弟兄三人的鼎力相助,然后他又提出晚间要跟随他们弟兄一起到对松山救人的请求。
白云瑞想到凌雀是名姑娘,如果有凌老者跟随可以免去诸多不方便,再说,云天曾对他讲过,凌老者是一名猎人,上山也不至于有危险,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他的要求。
将至茶行门口,凌老者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弟兄三人说道:“老朽出来的匆忙,杂货店门户皆开,无人照看,待老朽关闭门户,谢客之后再来茶行与诸位一起上山救人。”
白芸生本想派名伙计替他前去,但是却被凌老者婉言谢绝了,白家弟兄也只好任他离去了。
弟兄三人回到茶行,白芸生设下酒宴,兄弟三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
白芸生问起两位兄弟因何来到杭州,徐良笑道:“大哥,这次我是专程到金华来看望大哥和云瑞的,没料到大哥不在家中,恰巧云瑞想去西夏,婶娘不放心,不肯放他走,于是我便舍命陪君子,这才来至杭州。”
白芸生急忙放下杯箸,问道:“云瑞,你要去西夏看望叔叔?!”
白云瑞点了一下头,不好意思地说道:“二位兄长不要笑话我,我想我爹了,我还想云天,现在我恨不得立刻飞到他们的身边。”
白芸生抓住兄弟的手,说道:“云瑞,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我已知叔叔就在西夏,岂有不去问候之理,所以这次我们弟兄一起去西夏。”
白云瑞笑道:“大哥,这次您真的不能去。”
“为何?难道你生哥哥的气了?去岁由于生意繁忙,阴差阳错的,那件事大哥也没帮忙,兄弟有难,而我却袖手旁观,我还算什么白家的子孙,我还有什么资格作你的大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真是愧对兄弟!”
说到此处,白芸生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白眉后传之恩怨情侠录】最新更新章节〖第172章 各怀心事〗地址https://wap.xbqg9.net/40/4067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