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加冕校阅(2/3)
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方面自然关心中德是否会结成军事联盟的事情。陈强对此明确表示,中德双方只是商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和国政府目前并没有与任何一个国家结成军事联盟的计划。但是,他也说了一句意味深的话,似是提醒,也似是威胁。
“被逼上绝路的时候,为了生存。很多人会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也在所不惜”,英国外格雷爵士听到此话,微微皱了皱眉,揣测着陈强的意图。是的,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这位年轻的国务卿先生在表达一种期望。希望列强不要对新共和国逼迫太紧,否则会有极为意外的事情发生。当然,与德结盟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中国还不强大,但再兴起一次义和团似的排外事件,对英国的经济商业利益绝对会构成极大的伤害,也会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平衡,使英国在中国的地位受到挑战。
弱者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也有自己的反抗方式,这就是陈强所要表达的意思。
…………
会见结束后。陈强等人返回了使馆。这次会见纯粹是礼貌式的,没有达成任何有意义的协议。那种外交式的重申友谊,相互尊重,在陈强眼中看来,一钱不值。
不过,这也不出乎他的预料。英国自然是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顺利崛起,自然是希望帝国的影响盛不衰。只是基于中国与美德两国的关系不断升温,才不得不做出某种善意的姿态。而且。欧洲的紧张局势,也使得英国的注意力有所偏移。与德国开始的军备竞赛也牵扯了英国的大部分精力。
接着,陈强携夫人又拜见了即将加冕的乔治五世和他的王后,并献上了贺礼。据陈强的观察,乔治五世举止很诙谐,脾气应该很暴躁,但他的王后玛丽公主却显得很有才干。
当时的英国人普遍认为。乔治五世是一位“水手国王”。因为这四个字准确抓住了他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乔治五世早年受的是当海军职业军人而不是当国王的训练,至于举止诙谐,那是早年在舰艇上生活留下的。
众所周知,英国王室历来与各个欧洲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乔治五世的家族也是如此。其家族源自德国柯堡。自从维多利亚女皇与其表兄来自德国柯堡家族的王子阿尔伯特于0年结婚后,德国柯堡的血脉就开始在英国王室中传承了。
伴随着政治的需要,维多利亚养育的五男四女,三十七个孙子、八十个重孙在政治家们的牵线搭桥下就成了德国、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国王或王后。一张惊人的皇家亲属国际网就这样被织成,这张网上的一丝一缕都和女王相连。可以说维多利亚女王不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欧洲的祖母。
乔治五世的欧洲亲戚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两位大国君主德皇威廉二世(其母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女),沙皇尼古拉二世(其母为乔治五世生母亚历山大王后的妹妹)。前者是出了名的横,后者是出了名的背。
据此,陈强不无恶意地揣想,这种近亲繁殖的后果,普遍使王室后裔具有有限的智慧和脆弱的性格,要知道这些缺陷在危害国家的程度上不亚于狂妄的野心。
其实,乔治五世虽然与众同不的是他那有名的高嗓门,而且脾气非常暴躁,但这仅是表面现象,但他心眼并不坏。当然,这不是陈强关心的事情,也没有感受到乔治五世的好心眼能给中国带来什么益处。虽然,乔治五世对东方的客人表现得很亲热,并邀请他同乘第一艘校阅艇观看海上校阅,可这依然没使陈强改变多少心中的想法。
保守而短视的英国人无法给予中国更多的帮助,衰退正在继续,但英国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世界老大的光环,让英国人看起来有些傲慢,而且相对于中国来说,英国人在亚洲已经有了战略日本。
所以,相对于美德两国的慷慨,英国就显得很是吝啬,虽然他们也很想继续增大在中国的投资,但开出来的条件往往让陈强很难接受。
索然无味,虚与委蛇,这种感觉让陈强很是难熬,幸好,乔治五世的加冕仪式很快便来到了。
1911年6月21日,海圻舰与各国前来参加受阅庆典的军舰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已按预定计划,全部在斯匹赫德水域集结完毕。是日,各国率舰将军及舰均接到英方请柬,获邀出席英王加冕典礼。程璧光舰及随员同车前往伦敦。应邀出席典礼的中国要员还有共和国政府特派专使陈强,驻英大使刘玉麟等。
这一天,虽然天公不作美,在受封加冕的英王乔治五世的日记里被记载为“阵雨,阴暗,天空散布云层”,且“凉刺骨”,但整个伦敦城仍张灯结彩,成了欢乐的海洋。
加冕仪式象征着君主制传统的继续。室外空中的阴云和室内昏暗的色彩与前来参加加冕仪式的人们鲜艳华丽的礼服、制服、珠宝饰物形成鲜明对比。上午八时,威斯敏斯特教堂已挤满了准备在这里逗留一天的人们。大街上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需要等上几个小时,为的只是皇家的队伍经过时能看上一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血路救赎】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二章 加冕校阅〗地址https://wap.xbqg9.net/40/4019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