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紧锣密鼓,提前发动(2/3)

家,一个政府。德国虽然很青睐这个在中国帮他们进行资本输出、扩大势力的代理人,但也不可能是无条件、无保留的帮助,在一些关键的军工技术上还是有所控制。比如重炮的炮管,现在便只能从德国进口,而不传授铸造的技术。

虽然很快便能够仿造出75mm口径以下的山炮、野炮,还有马克沁重机枪,但这在国内并不是首家。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北洋机器局等也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之所以产量极少,还是受制于关键技术。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水平。

完全自主化生产制造,这是陈强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要德国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他便要拿出更具诱惑力的资本,体现出更大的价值,或者代表更有前景的势力。

陈强缓缓走着,虽然不是撒开两腿。痛痛快快地跑一跑,但他的想象在自由驰骋。

…………

诸项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突然传来的湖南萍、浏、醴会党大暴动的消息却让陈强惊愕不已。他不是担心别的,就害怕修筑铁路的大计会受到影响。

“中华国民军南军先锋队”,“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陈强看着这两个名号连连摇头。会党就是会党,虽然暂时联合起来,却是谁也不服谁,本来应该统一的名号。一下子却搞出来两个,可见此事必败。

而且,看这后一个名号,明显是改朝换代,而非革命。封妻荫子,或者是登基坐殿,还想着弄个皇帝过过瘾吧?

等接到沙铁路分局的电报,陈强也放下心来。这场会党为主的起义对修筑铁路影响不大,也就在萍乡、浏阳、醴陵这三县折腾一阵了。

这并不是说清军反应迅速。调动迅捷,而是这次起义是被迫的,是官府先动手,会党是被逼无奈的反抗。

你想想,会党本就人员庞杂,聚众竟达万人。人群喧嚷,谣言纷起。而加入了洪江会的慧历寺僧人更假托神言,向香容们暗示:“天下即将大乱,将有英雄铲富济贫”,甚至直言:“洪江会即日起事。”如此明目张胆的“革命宣传”。效果固然非常的明显,但清廷官府中又不是死人,再不过来管一管,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首先是萍、浏、醴三县官府联合出兵,进攻麻石,会党猝不及防,不战而散,第三路码头官李金奇牺牲,接着又有几名会党首领遇难。然后,在洪江会首领尚未达到意见一致时,武教师会的会首廖叔保却不待会议结果,即自率二三千人跑到麻石,张开“大汉”白旗,率先发难。

于是,这场起义便仓促地爆发了。说仓促是一点也不过分,组织、号令既不统一,行动计划尚未制定,枪械弹药更没有着落,只凭着土枪、大刀、矛,以及从地方团练局抢来的少数快枪,怎么抵挡四面会集的清军?

“会党发动易,但成功难。即使成功了,却是嚣悍难以控制。”吴禄z得出了与陈强同样的判断,“失败之时,更是徒滋骚挠,弄得不可收拾。革命本身乃是最高深的理论,依靠会党为骨干,岂有成功之理?”

“同盟会啊”陈强连连摇头,“显然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也或者是急于搞出些动静,振奋士气。就象咱们马上要发动起义一样,既是扩大影响,也未尝没有引领革命潮,占据革命主导地位的想法。”

“但他们过于近功近利了。”吴禄z做了最后的评价,把注意力又集中到了会议上,“截止到目前,参加广西起义的部队已经抽调组建完毕,共有八百二十六人。麦德森机关枪的适应性训练也行将结束,足有百余名机枪手接受了训练。越南基地也送来了情报,现有官兵七百八十三名,短枪六百余枝,弹药呢,能支撑两三场中等规模的战斗。再准备一个多月,应该能达到计划的要求。”

陈强把目光转向万福华,听着他的汇报。主要是各种物资的准备情况,枪枝弹药、衣服装备、医药杂物等等。

“我看”陈强沉吟了一下,询问般地看着吴禄z和万福华,说道:“是不是就尽快发动起义?虽然有些条件未达到计划要求,但并不是太主要。夜梦多,越是完美、周详的计划,反倒容易因为小意外而失败。嗯,不是因为我着急动身赴德啊,而是确实这么想的。这个同盟会,似乎也关注广西、滇南的游杂武装和会党,这对咱们有影响呀!”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万福华皱着眉头说道:“从情报上看,他们的发动工作实在算不上严密,为官府警觉发现是早晚的事情,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军事上我不懂,老吴,你怎么看?”

吴禄z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猛地一拍桌子,“干了,就凭现在的力量,现在的物资,起事成功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十天以后?”陈强盯着吴禄z,紧接着追问。

“十天以后,十月二十四日。”吴禄z握紧拳头,用力挥了挥。

“霜降凉爽,雨季已过,瘴气亦消,是个好日子。”万福华笑着一拍手。

“军事计划?”陈强仍旧没有放松,目光咄咄地望着吴禄z。

“先攻防城,据而守之,与援军会合、接收物资。然后视形势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血路救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六章 紧锣密鼓,提前发动〗地址https://wap.xbqg9.net/40/4019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