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1/2)
在这场留日生的抗议回国潮中,汪精卫、胡汉民一派,和秋瑾一派生代表,立场是对立的。因为,汪精卫的上司革命的北辰,担心这批革命派的留日生回国之后,会被清政府一网打尽,便让汪精卫在东京办了一个叫做“维持会”的组织,规劝秋瑾及激进的留生们要服从大局,忍辱负重,放弃回国之念,继续好好读书。
当细细解读了日本政府这个《规程》之后,宋教仁等人认为留生是误解,且有胡闹的成分,便决定不予插手。
而陈强对留生的行动也不表赞同,甚至对他们的浮躁、内讧很是失望。在当时留日的八千多生中,似乎人人都在谈革命,可实际上呢,却又是人人不革命。空谈无补者到处皆是,实际去干者百无一二。而革命又似乎成了很多留生荒废业的借口。无所成,无一技傍身,难道都要当职业革命家?
“留生误解有情可原!同盟会呢,出尔反尔,令人不快。”陈强沉吟着说道:“这样的行事格,对咱们也是一个警示,与其打交道,千万要谨慎小心。”
起初,是同盟会向广大清国留生发出热烈呼吁,呼吁大家罢课、回国,推翻清政权……等大家行动起来了,又组织“维持会”要求大家忍辱负重,让大◆←◆←◆←◆←,︽.≯.ne◇t家都去上课读书。
人这种东西,非常奇妙,能够相互影响,互相感染。比如宋教仁,由陈强引荐,时常和立宪派人混在一起。而象惜阴堂主人赵凤昌、末代状元张謇,以及日本的梁启超,皆是一代人杰,识和眼界亦有独到之处。谈天说地,争论辩驳,宋教仁的思想便渐趋于稳重。与激进派渐行渐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核心领导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必然要影响到整个团体,不断下发的各种指导性件和形势分析,使复兴会会员能了解组织运作和行动的内在含意和目的。而严密、严格的组织规则又使复兴会能够尽可能地团结一致,协调运作。
杨笃生也算是那个时代的精英,识和理解能力是不用怀疑的。看到同盟会,再看复兴会,差距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而是全方位的。起初的发展势头很猛。但杂而不纯,很快便出现了意见分歧,直至内讧。再者,同盟会还在以江湖会党为发展对象,复兴会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基地,有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并开始组建自己的人马,开始自己制造武器弹药。
“强。你怎么看北辰这个人?”杨笃生认真地盯着陈强,说道:“我知道你看人一向很准。和我也不会有什么隐瞒吧?”
陈强眨着眼睛,好半晌咧嘴一笑,说道:“好吧,就说说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别的我暂且不说,只说和北辰的那次谈话吧。他的态度似乎有这样一种味道:要革命,其他中国人都不行,只有我一个人行,我是革命的导师,革命的指南。服从我者请来。这让我感觉很不好,大概也是我的性格使然吧!”
杨笃生仔细想了半晌,服气地点头,“细想起来,确实如此。虽然没这么明说,但他心里估计就是这样想的。有这样的思维,那为人定是专横、跋扈,听不得他人意见。这倒是有佐证,同盟会甫成立,便因为会旗之争而近分裂,最后以黄克强屈服而暂告结束。”
“呵呵。”陈强笑了起来,指着杨笃生说道:“当初我提议向同盟会中安插人手的时候,你们还曾反对呢!怎么样,现在算是便利了吧?”
“这事做得不地道。”杨笃生摇头,又反驳道:“那是你自作主张秘密派的,你违反了组织规定。”
“是啊,可我不是承认错误了吗?”陈强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我看你就在这里呆段时间好了,算是休假,我代表组织批准了。”
“这里确实很美。”杨笃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可万宁不是要起事暴动嘛,你不忙啊?我也得回日本,毕竟那里是名义上的总部,得有人坐镇。”
“万宁起事跟咱们没多大关系。”陈强冷笑一声,“三点会不自量力,失败是肯定的。不过,这样也好,没人折腾,咱们怎么好正大光明向其他地方渗透发展?”
“那”杨笃生用手指划着,不无担心地问道:“若是被官府击败,不会影响到咱们吧?”
“该收回的,该掐断的,都处理干净了。”陈强语气虽淡,却带着一丝冷酷,“复兴会的大旗要打,可一个会员也不会损失,一点线索也不给留给官府。”
杨笃生无声地叹了口气。说到底,这是一次利用,少量的旧枪、少量的资金作为诱饵,而且还给了要起事的会党武装以复兴会的旗帜和承诺。而会党武装或是自大,或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得到更多的钱和物的支持,做了复兴会扩大影响的先锋。
“大浪淘沙,方见真金。”陈强似是解释,又似是自言自语,“我是帮派首领,可是深知会党人物的底细。说是英雄好汉,可干农活嫌苦,做买卖嫌累,见到女人想睡,闻到酒香想喝醉。什么也不干,却能吃喝不缺,你说他们凭的什么?夜走千家,日吃百户,说得好听,还不是打家劫舍,乒良善。那姓郑的还未起事,却已经封自己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后还要登基当皇帝呢,真是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血路救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四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地址https://wap.xbqg9.net/40/4019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