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2)

皇太极得知**哈赤将逝世,急忙召集岳托、萨哈粼、德格类、济尔哈朗、豪格(皇太极的儿子)以及所有心腹、亲信,并当众约定:“大汗生前并未指定谁继承汗位,如果有谁敢在继承汗位上做手脚,一定要奋力除之!”

这个“谁”自然是指的阿巴亥,因为**哈赤临死前,就她在身边,万一她弄什么玄虚,倒是一个**烦。1;912;;5991;4;;1;19;19;19;;6;1;5;5;1;8;1;21;;6;1;9;11;09;;

代善不是不想继承汗位,而是那次杀妻事件之后,一直郁郁不得志,并没有为接班做任何准备。现在机会来了,他不能不去试一下,看看自己能有多大的机会。

于是代善找来他的两个儿子商量——大儿子岳托、三儿子萨哈粼。代善这两个儿子,还是相当有出息的,未成年便跟着**哈赤东征西讨,在马背上喝刀头血长大,并立下赫赫战功,均被封为贝勒。尤其是大儿子岳托,已经掌管镶红旗,在后金,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人物。

但是这两个儿子早已被皇太极洗脑,倒反过来劝代善,支持皇太极登上汗位,只有皇太极带领后金,才能开疆拓土,走向繁荣昌盛。

继那倒霉的老婆后,又两个倒霉的儿子。

无奈之下的代善只得和儿子站到了一队。他也认为,他还真没有皇太极那么多手腕和人缘,他绝对斗不过皇太极。即使他勉强能坐上大汗的位子,皇太极那群人,也不允许他坐稳的。

现在,在掌握国家大权的四大贝勒眼里,他们最大的麻烦,不是谁接班,而是阿巴亥这个女人。她要是从船上下来,就有可能打破后金原有的平静、平衡。

八大贝勒,无论由谁掌舵、当家,都会好过阿巴亥垂帘听政。阿巴亥,现在是八大贝勒的共同敌人。不论她在船上得到大汗什么样的最高指示,下船后,他们都不会执行。这是岸上每个人的真实想法。

大金的各方势力,此刻达到了团结的高峰。大家放弃一切分歧,高度统一,目标就是干掉阿巴亥。至于彼此的矛盾,也要等干掉阿巴亥以后再。她是**哈赤最宠爱的女人,对**哈赤的儿子们,她却是不可琢磨的魔鬼。

以代善为首、皇太极为辅的临时班子迅速形成,一个巨大的阴谋,也就此诞生。只要**哈赤去世,阿巴亥上岸,就会马上实施。

从种种迹象表明,**哈赤和阿巴亥在一起的日子,很可能什么都不涉及,也没有谈及。也许他只是想在临死前,看看看上这位宠妃一眼,和她共同度过人生的这点最后时光。

但是在这复杂时刻,每个人都无法简单。你可以不复杂,但是,复杂的人一定会把你想复杂。

**哈赤已死,遗体弃舟登岸。阿巴亥还沉浸在丧夫巨痛之中,以代善为首的大贝勒们,就进到宫里找到了她,宣布了一个她难以接受的消息:大汗生前留有遗言,他死后,一定要大妃阿巴亥、庶妃阿迹根、德因泽殉葬。

殉葬?**哈赤从未在阿巴亥面前表达过。即使在他临死之前,也没有提及一个字。

殉葬,对阿巴亥来,没有什么。但是,她实在放不下二十出头的大儿子阿济格,仅仅14岁的次子多尔衮,不满12岁的三子多铎。儿子们那么,父母双亡,他们将来依靠谁?

但是,阿巴亥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那些如狼似虎的子侄们,倒是找到了她必死的理由——先汗的遗命。

在女真人及早期满洲社会,一旦丈夫要求老婆为自己殉葬,女人应该是无条件接受的。死法,就是用弓弦把自己勒死。

阿巴亥实在是自己无法动手,在反复控诉之中,皇太极突然下手,用弓弦将她勒死。

安葬完**哈赤之后,就该汗位的归属了,莽古尔泰自知根本就不是做大汗的材料,代善、皇太极你们谁做都可以。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二贝勒——阿敏,他的态度很重要,看到代善和莽古尔泰都选择支持皇太极,他还是有一票否决权的,因为候选人是要求八贝勒全票通过,才能登基号令后金的。

阿敏自认为,他是**哈赤的侄子,在父亲舒尔哈齐被杀之后,他能保住性命并成为四大贝勒之一,已是万幸。他虽然为后金的建设出工出力,但在这里,他一直找不到归属感,有一种打短工、被利用的感觉。所以,他想找一个地方,带一批人另起炉灶。

于是他就利用这个机会,向皇太极提出条件,投出我支持这一票可以,但前提是我必须带一票人马,去一个我愿意去的地方当王爷,不受大汗的管束。

皇太极毅然拒绝了这个条件,答应了你,别人也要这么做怎么办?那后金岂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岂不是又要回从前混乱的时代?

分出去的都是自己人,打起来,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就违背了当初**哈赤让他们发下的团结一致的毒誓。

阿敏自付自己的力量,不是对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放弃了自己的条件。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岳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和清朝有个约会】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4/49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