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2)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天命三年),后金国与明廷的关系最后破裂。[≈][].[].[]大英明汗**哈赤决定誓师伐明,出兵进攻抚顺城。四月十三日,大英明汗**哈赤统率两万大兵,将要出发攻占抚顺城。出师以前,**哈赤书写“七大恨”诉告于天。“七大恨”原就不仔细了,反正就是七个伐明的理由,激励士兵对明朝的仇恨,作战时勇猛前进。

**哈赤就是一只东北虎,俗语“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不是一公一母,中原还有一只虎,不确切的是一条龙,一条孱弱的龙——万历皇帝朱翊钧,公元1618年离万历皇帝死亡还有两年。

万历后期,军事上出现了平定蒙古哱拜、四川播州和抗日援朝的“三大征”,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于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久是一条奄奄一息的龙和一只虎虎生威的虎的争斗。

辽东最著名的边将李成梁死于1615年,垂垂老矣的李成梁已经根本对**哈赤够不成威胁,不过辽东还的有一只老虎的——李如松,李成梁长子,李如松也是一个不简单的将领,曾经在朝鲜打的日本满地找牙,不过也可惜在1598年的一次追击蒙古敌人时,中伏阵亡。

——东北再没有**哈赤的对手。直到那个宿命的对手出现。

四月初,明抚顺游击李永芳决定四月十五日,在抚顺大开马市。消息传到了后金后,英明汗**哈赤与众贝勒、大臣认为时机已到。四月初八日,后金召开秘密的军事会议,研究军事形势和攻城部署。四贝勒皇太极积极主战,他:对明开战,必须先夺抚顺城,此城是我们出入的要路和通向明朝边关的门户。李永芳要大开马市,边备必然松弛,应该以精兵伪作商人,混入城中,内外夹击,大事必成。英明汗**哈赤同意了皇太极的作战方案,并研究了四项具体措施。第一,以厚赏收买、引诱抚顺城的兵卒。令作向导。第二,派人鼓动西部宰赛、煖兔等蒙古二十四营到抚顺讨赏,以分散李永芳等人的注意力和官军兵力。第三,派遣汗的两个儿子前往广宁府,探听明军统帅部的意向及战备情况。第四,大造入市经商舆论,以迷惑明边官。计划议定后,**哈赤命令众贝勒、大臣分头去布置。

四月十三日,英明汗**哈赤在军前正式宣布“七大恨”的同时,申明军纪:凡是阵中所获得的人,不许剥取衣服,不许**妇女,不许分离夫妻,抗拒者必杀,投降者不许乱杀。拜过堂子后,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抚顺开去。大军行进三十里,分兵两路,到古勒山城宿营。十四日,八旗兵分八路冒雨前进,抵达斡珲鄂谟(今抚顺县境)郊外安营。当晚,英明汗**哈赤,将先朝金国的历史讲给蒙古额驸恩格德尔、萨哈连听,并自我表白,自古以来,作为君主的,都身经战阵之苦,然而都未能永享尊位。今天我兴兵到此,不是为了图取大位,以求得永远享受,只是因为明国屡次构怨,难以容忍,不得已而为之。当夜兵分两路,左翼四旗兵进取东州(今辽宁省抚顺县东州村)、马根丹。**哈赤与四贝勒皇太极统率右翼四旗兵以及八旗护军直奔抚顺城。

十四日,**哈赤派遣总兵官麻承塔扮作马商,赶着马群向抚顺关出发。十五日早晨,麻承塔等在抚顺关大市上佯作贸贩马匹,同时又派八百人到抚顺城去讨赏。这时蒙古宰赛、煖兔各部披甲戴盔,于辽河两岸下营,也到抚顺城讨赏。这时,后金又有“商贾”驱赶数十辆貂、参大车,缓缓而来引诱抚顺城内居民出城东关交易。乘混乱之机,皇太极所率领的五千伏兵与麻承塔的商队,在一声号角响过后,都突然拥到抚顺城下,城内外顿时大乱,**哈赤所率领的大队也及时赶到,内外夹击,喊杀声震夭动地。李永芳等闻讯登城,稍做抵抗,便与中军赵一鹤等投降了。千总官王命印、把总官王学道、唐铭顺等率领部下搏战,都死于战场,其余如白云龙等官兵都乘乱逃跑了。抚顺城官兵有五百九十多人被俘。军民死伤两万人,近万人被掠走。同时,东州堡也失守了,守堡李弘祖战死,军士被掠走二百二十多人,马根丹堡守备李大成及军民被掠去一百六十多人,共计三城被掠走官兵近千员[48]。主要被掠走的是居民,以三城为中心,旁及五百余座台、堡(明史为115座),地域从抚顺城外伸越百里,共被掠人、畜近三十万。十六日,英明汗**哈赤留兵四千,折毁抚顺城,收乒到抚顺东北的旷野,扎营于嘉班城,论功行赏,将人、畜分给众军。降民编了一千多户。俘虏中有山东、山西、苏州、杭州、易州、河东、河西等地的商人,计八路商贾十六人,分别赏赐路费,令他们各带“七大恨”书一份,返回家乡。

后金攻掠抚顺、东州、马根丹等三城以后,把大批的人、畜、财物分给众军,功大的多赏,功的少赏。伤重的多赏,伤轻的少赏。战死的甲士优赏。所得的财物,连分五天还取之不尽,到二十日,只好将余财送往老城。

抚顺、东州、马根丹等城失守后,后金已经把人、畜、财物分尽,明军还迟迟没动。辽东巡抚季维翰自己不懂军事,只是发红旗催促总兵官出战。广宁镇守总兵官张承荫亦素不习战,又毫无设防。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和清朝有个约会】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三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4/49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