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2)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年),乌拉布占泰与建州**哈赤的关系,随着建州统一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恶化,终于爆发了导致乌拉部灭亡的战争。1;912;;5991;4;;1;19;19;19;;6;1;5;5;1;8;1;21;;6;1;9;11;09;;战争的具体原因是,**哈赤虽然三次嫁女给布占泰,结其欢心,结果却仍使**哈赤大失所望(估计是不够漂亮的原因)。因此,**哈赤指责布占泰七次背盟。同时,建州统治集团独占了北方貂、参、珠等之利,使开原人与叶赫人大为不满,他们彼此相谋:将**哈赤与叶赫约婚的老女,转嫁给乌拉布占泰,挑起乌拉部与建州部之间的冲突。布占泰早已内心倾向叶赫部,对于建州统治者们压低貂、参价格,不给平价颇有怨气。又知道叶赫老女为当代的绝色,叶赫部主动送来衣服、鞋子等物,便对建州三女逐渐疏远了,并以骲箭(用骨或木做箭头的箭。箭头有孔,发射时能发出响声,故又称响箭。)射**哈赤之女。建州三女不肯受辱,向娘家人**哈赤诉苦。加上布占泰又两次与建州争夺东海虎尔哈部,这就导致了两部进行最后的较量。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九月二十二日,**哈赤统率三万大兵向乌拉进发,二十九日抵乌拉境内,沿乌拉河行进。张扬黄盖、鸣号角,击鼓向前,以示兵威,直达乌拉大城的河对岸列阵。乌拉布占泰见敌兵大至,决定不与建州兵决战,采取白天出兵袭击,夜间收兵休息,以疲劳建州兵卒的战术。**哈赤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两贝勒,想渡乌拉河主动进击。**哈赤告诫:灭人之国,就像伐大树,哪能一下子骤然折断,必须以斧子先砍,逐渐砍断。两个相等的国家,怎么能一举歼灭对方?于是,下令先将乌拉大城周围的各个城攻占,以孤立乌拉城。又令军士纵火,把沿河六城的房屋、谷物全部焚毁。
乌拉布占泰见沿河六城被焚,财物尽被烧毁。接着又有五城失守,而建州还没有退兵的意思,十分着急,便派遣大臣吴巴海巴图鲁乘船到**哈赤军营的对岸,对建州使臣:汗父兴兵到此,不过是一怒之下而为之。今天敬请息怒,可否留下话退兵。**哈赤对于乌拉来使不予理睬。布占泰贝勒三次遣使求和,**哈赤都不肯接见。布占泰贝勒只好亲自率领六员大将,乘船前来拜见。**哈赤得知布占泰前来求见,便身披明甲,胯下骑着白马,从军中走出,步入乌拉河,水至马腹,站立河中。布占泰看见汗亲自出营,慌忙叩头,恳求:乌拉部就是汗父的部,乌拉的谷也是汗父的谷,请不要焚烧谷物。**哈赤严厉的先斥骂了一阵,才:今日你欺骗、蔑视我部,七次违背盟誓;掠夺我的属部虎尔哈;想强娶我所约聘的叶赫女子;以骲箭辱射我女儿。又教训布占泰:我爱新觉罗的人,哪有被责辱的?我兴兵到这里,难道是没有缘故的,这受辱的名声,我怎么能藏于心中,含耻于九泉之下呢?俗话,“宁削其骨,莫毁其名”。我并不是乐意兴兵弄武,听屈辱我的女,才提兵到此。布占泰叩头:这事或许有人进了谗言,离间我们父子关系,使不得和睦吧!若是果然有射汗女,娶汗配婚女子的事,我在水上,下有龙神共鉴。布占泰的部将拉布泰扎尔固齐插话:汗有如此之怒,只派一位使者来责问就可以了,何必兴师动众。**哈赤大怒:拉布泰!我部下难道缺乏象你这样才能的人,用你来喋喋不休?辱射我女儿的事,难道还用再查吗。娶我的约婚,事已属实,不必再问。这乌拉河难道没有结冰的时候,我兵哪有不再来的道理。到那时,你拉布泰能挡住我的刀吗?布占泰听后,大惊失色,制止拉布泰:无须多嘴!布占泰的弟弟喀尔喀玛感到事已难于分解,就恳求:请汗宽恕原谅,可否听汗一言而定。**哈赤:你布占泰若真的没射我女,没有谋娶我的约婚,可将乌拉部众大臣和你的儿子送来我部作为人质,否则,没有凭信。完转身回营了。大军留住乌拉五天,在乌拉河边鄂勒珲通乎玛山下做木城(今伊通县赫尔苏城)屯兵千人。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年)正月。**哈赤见乌拉布占泰不仅不送人质到建州,反而将女儿萨哈廉、男儿绰启鼐和**臣的儿子准备送往叶赫部,并决意聘娶叶赫老女,囚禁建州二女而大怒,亲自统率大军再征乌拉。因为哨探侦知乌拉部将于十八日送质子去叶赫部,所以,他们十七日提前一天抵达乌拉境内。乌拉兵不能抵抗,建州军连下孙扎寨城、郭多城、鄂谟城,当夜军队屯驻于郭、鄂二城(诸城皆在吉林城东北三、五十里之地)。
正月十八日,布占泰统兵三万,出富尔哈城迎战。初战时,两军弓箭手对射,矢如风发雨注,声如群蜂聚集,杀气凌云。**哈赤环顾众将以后,拍马舞刀猛然杀入敌阵,众贝勒、大臣,各统亲军奋力冲杀。乌拉兵抗不住建州大军潮水般地冲击,阵脚顷刻大乱。兵溃如山倒,乌拉兵纷纷弃甲、丢戈,四散奔逃。建州大将安费扬古首先冲到乌拉大城,竖起云梯,率先登城。待**哈赤杀到城下时,乌拉大城已经陷落。安费扬古迎接**哈赤从容入城,坐在西门城楼上观战。这时,建州各旗兵追杀乌拉兵于旷野,布占泰全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和清朝有个约会】最新更新章节〖第十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4/49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