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章 小别重逢(2/2)

件用的不少,回头会告诉大家。现在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就是,汤山的溶洞将来再也不可能成为风景区了,也许将来更可能成为军事基地。

没顶上除过碉堡之外,还有“土造按照灯”。水银造镜子,原本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现在给涂到一些土漆漆过的绸缎上,变成“软镜子”,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所谓的“软镜子”,被树胶固定成“反光碗”,加上高亮灯泡之后,就成了土造的探照灯。

此刻它们只点亮了“土造按照灯”里的白炽灯泡,自然不会亮的让人眼睛不舒服。但可以肯定的是,倘若进来的是鬼子兵,他们敢仰头那明亮的灯光就一定会晃瞎他们的狗眼。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

—————————————————————————————————————而入口式的大厅,其火力布置几乎是一个球体。进来的人会受到上、下、左、右多个方向的全方位攻击。甚至这里的地面,都已经完成了处li。原本的岩石地面,硬是被日本战俘用炮弹皮打造的鹤嘴锄凿开。倘若日本兵进来,就会发现这里的地面,全都是不能下脚的钉板。而且如果需要的话,这里可能会变成火葬场,把入侵的人全都烧成骨灰。

如果仅仅是如此,汤山溶洞里的人n里敢在这儿对抗附近的几十万鬼子兵。

地下的通道已经建成,通向山后的河里。不但如此,从“红名村基地”向外开始延伸地下通道。在未来它们将来连接山体表面上所有的碉堡,所有的堑壕。最终的目标就是,蚩尤军士兵能够轻松的,在地下直达山脚。

说起来工程浩大,但有众多的鬼子兵战俘,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汤山如果论标高的话,山顶不过200来米高度。从这个角度而言,工程是不是又不是大的让人不可接受。

唯一的问题在于,随着“红名村基地”的人数持续增加,粮食问题再度出现。

原本“江南水泥厂”里送来的食物,缓解了“红名村基地”的粮食缺口。但随着更多的志愿参加蚩尤军,将想要与鬼子决一死战的,热血未泯的中国人的到来,这里的粮食数量又变得缺乏起来。

看起来金涛其他重大的想法的实施,都可以靠后一点,现在他得设法解决眼前粮食的问题。而对此,金涛已经有了方案,而解决的办法,恰恰是那个正在按照金涛的要求,从“江南水泥厂”里赶来的,原江南水泥厂模范农林畜牧场主任沈济华。

此刻他表面上来是这个职务,也按月收到来自禅臣洋行的工资。只不过他已经是金涛手下的一员,将会为了中国未来的农业开辟出新的高科技含量的生产手段。而他来“红名村基地”不仅仅是来工作的,更多的来说他是来学习的。毕竟1937年的农业技术,与80年后相比,那差得太多了。

因为以上种种,原本准备按老人家言——“小别胜新婚”,体会一下金涛,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时,恐怕就没有这个福气了。而且更大的问题在于,倘若江南水泥厂模范农林畜牧场主任沈济华到来,那么夏琳.罗的工作就更重要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惊涛骇浪】最新更新章节〖78章 小别重逢〗地址https://wap.xbqg9.net/4/448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