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对蛮夷开刀(2/3)
&ns;鲁肃忙是劝道:“云长将军息怒,今颜贼已得寿春,全据淮南,兵势正盛,而且下邳被毁,军心受挫,且徐州之兵不过一万多,此时南下,要对付的就是六万多士气正旺的敌军,还请云长将军三思啊。”
听得此言,关羽神色一变,怒道:“鲁子敬,本将知道你被那颜贼打怕了,你怕他,本将可不怕,一万多人又怎样,本将照样必取那颜贼的人头。”
鲁肃本是一番好意相劝,却不想刺激到了关羽的自尊,反被关羽讽刺了一番,心中那个委屈啊,却又不敢有所表示,只能闷闷不乐的闭了嘴。
“关将军,杀颜贼,报血仇,此乃理所应当之事。只是现下颜贼确实锐士正盛,而左将军在洛阳一线,与曹操的战事又一触即发,慈以为,鲁子敬所言不无道理。”
太史慈原本和周瑜一样,都对投奔刘备的鲁肃,颇有轻视之意,但在这个时候,他却站在了鲁肃这一边。
关羽肃厉的表情缓和了几分,显然,太史慈这个客将的劝说,远比鲁肃这个属下更有说服力。
沉默下来的关羽,开始冷静的权衡利弊。
踱步于帐中,沉思了许久,关羽仰起头来,仰望着帐外那暗淡的星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好吧,看在你们相劝的份上,本将就暂不去兵进淮南,不过本将要告诉你们,颜贼的人头,我关羽早晚要斩下,亲斩下,你们给我记住!”
关羽一脸毅然,大发着誓言。
闷闷不乐的鲁肃暗松了一口气,忙是连连称是,太史慈也在一旁点头。
关羽的那张赤红的脸上,这时才渐渐重新浮现出了傲然之色。
……当关羽在慷慨的发着复仇的誓言时,几百里外的寿春城,颜良却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阅兵。
六万得胜的颜家军将士,聚集于寿春城南,以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仪式,来庆祝攻陷寿春,扫平周瑜的伟大胜利。
与此同时,上百艘的楼船斗舰,也从长江开入了淮河,向天下人展示着颜良的强大武力。
除了淮河下游,隶属于徐州的广陵郡外,整个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如今已尽为颜良所据,若纯论疆土,此时颜良的地盘,已堪称天下最广。
扫灭周瑜的颜良,正是要通过这场声势浩大的阅兵,来向刘备炫耀武力,使其不敢移兵南向。
而此时的刘备,正在洛阳一线与曹操对峙,大战是一触即发。
在这样一个时候,颜良当然巴不得刘备跟曹操拼个你死我活,故为了让刘备无“后顾之忧”,专心的跟曹操拼个你死我活,攻克寿春之后,颜良并没有选持继续北进。
一者三军将士大战数月,体力已尽极限,二来严冬将至,颜良的士兵大部分是南人,不适于北方的寒冷。
故此,种种考虑之后,在阅兵结束之后,颜良开始逐步的撤兵南归,最终,只留吕蒙、凌统以及张辽,两万兵马,驻所于寿春一线。
这样一来,加上许都一线的徐庶等部,颜良布署于北方的军队,已接近四万之众。
是年冬,颜良班师南归应天。
回往应天的颜良,一面大赏功臣,一面用庞统之计,开始着解决山越问题。
根据庞统的详细分析,山越之所以屡屡反叛,却难以剿灭,就是因为他们每每反叛之后,就逃入深山老林之中,官军因此便无法深入进剿灭。
而逃往山中的山越人,则养精蓄锐,一旦时到来,马上又出山复叛,周而复始,才致久患难除。
尽管山越人有此优势,但庞统却敏锐的看出,山越人还有着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陷,便是山越人技术落后,本身不会生产铁器、衣料等物,至于盐这等生活必需品,他们更不能生产,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用山中的狩猎之物,来同山外的汉人进行交换。
这也就是说,山越人其实并不俱备自给自足的能力。
于是,颜良便根据庞统的建议,宣布严禁汉人与山越人进行贸易往来,凡有人敢私下与山越人做生意,一旦查出,必严惩不怠。
下达禁令的同时,颜良又命陆逊、朱桓等将,以总计经近三万多的兵力,分据丹阳、鄱阳等地的各处山口险要,以武力断绝山越人与外界的联系。
颜良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山越人困在山中,让他们无盐无铁无衣,用这种残酷的方法,来逼迫山越人出山归降。&ns;&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二十四章 对蛮夷开刀〗地址https://wap.xbqg9.net/4/445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