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兄弟(3/6)
落座,将凌曦昨晚与他的话,与太后详加叙了遍。
“咱们的血亲里,母后还真没听过有蓝发蓝眸之人存在。”太后想了好大一会功夫,拧眉道:“夜相煜和你们那个孩子的蓝发蓝眸是遗传所致?”璟点头,“曦儿是这样的。”忽然冯德海从外殿匆匆而入,禀道:“太后,国公爷在殿外求见。”冯德海的国公爷,姓纳兰,名启盛,是太后的娘家兄弟,且与她是一胞双胎所生。
“你舅父怎这会儿进宫?”
太后不解地看向璟。
纳兰启盛虽是国公爷,但手中并无什么实权,也就无需上早朝,平日太后若是想念家人,才会下懿旨召见。
今日,他好端端地怎会入宫求见?
“舅父怕是有急事与母后。”璟蹙眉寻思片刻,与太后了句,然后看向冯德海,道:“还愣着干什么,带本王舅父进来。”
“是。”
冯德海应声,很快出了内殿。
片刻后,一位相貌儒雅,身高中等偏瘦,蓄着短须的中年男子跟在冯德海身后,进到了内殿。
“微臣见过太后,见过璟王殿下!”
纳兰启盛面对太后、璟二人行礼道。
“兄长(舅父)不必多礼。”太后和璟同时抬手,免了纳兰启盛的礼。
“谢太后,谢璟王殿下!”
虽有亲戚关系在,但尊卑有别,且不想落人话柄,纳兰启盛还是按照规矩行礼谢道。
“兄长坐。”着纳兰启盛坐到宫人搬过来的椅上,太后接道:“兄长可是有要紧的事与我?”
纳兰启盛从袖中掏出一封发黄的信封,及一有些年代的木质方盒,道:“昨晚宫宴结束,我到父亲生前住的屋里坐了半宿,不经意间从他书架上的一本古籍中发现了这封信,然后按着这封信中提及的线索,找到这方木盒子。”璟在纳兰启盛被冯德海领进内殿中时,就已站从椅上站起身,看到他手中的信件和盒子,走上前接过,道:“舅父,这信中了什么?”
外公留下的书信?什么秘密,要他在临终前不与母亲和舅父,非得用写信的方式道出,而且还将这封信秘密保存,不交予舅父手中?
璟觉得甚是奇怪,走至软榻,将信递到太后手中,在她身旁落座,垂眸打量着手中的木盒。
“待你母后看完信,你也看看,就知道了。”纳兰启盛抹了把额上的汗水,与璟了句。
昨晚发现这封信,他就想连夜进宫,奈何宫门已关闭。
没得法子,他只能等到天色刚一泛亮,就坐上府中的马车往宫里赶。
“兄长,父亲这信中有关祖母的秘密要告诉我们?”看完信,太后抬眼望向纳兰启盛,“祖母能有什么秘密?咱们都未见过祖母的面,而且父亲和母亲在世时也未对咱们提过祖母的事,她能有什么秘密?”
纳兰启盛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但我觉得祖母的秘密或许与煜王殿下的蓝眸蓝发有关。”这是他的直觉,因为从到大,父亲从不在他们兄妹面前提祖母,而且府里也没有任何一样有关祖母的物件,祖母本人在他们府中就好像是个大秘密。
接过太后递过来的信,璟仔细看了遍,道:“母后,开启这盒子的钥匙你真得有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把钥匙,不过打,这把巧精致的金钥匙就在我脖上挂着。”太后着,着秦嬷嬷解下她脖上挂着的一条精细而别致的金项链,然后取下项链上的钥匙,试着开启璟放在矮几上的木盒,“打开了!”太后低语道,“这里面还装着一封信。”
从信封中抽出信纸展开,太后看着看着眼里竟噙满了泪花。
“母后,你怎么了?”璟看着太后手中的信纸,关心地问道。
太后哽声道:“母后脖上戴的这根链子,是你外公亲手给母后戴的,而且,而且这根链子是母后的祖母留下的。她有着和煜和你那孩子一样的蓝眸蓝发,是来自距离我们很远的异邦人。”
曦儿的那个遗传原来是对的,璟伸手拿过太后手中的信纸,认真看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
纳兰启盛与太后的祖母,也就是老国公爷的母亲,与家人乘坐大船在海上游玩,不料遇到风浪,致船只触到礁石上,其结果,整船人除过她趴在一块船板上,飘到一座陌生的岛屿上,再无幸存者。
好巧不巧,老国公爷的父亲率兵与敌国在附近的江河上作战,仗是打赢了,而他却因重伤昏迷,躺在一只装满了兵士尸体的战船上,飘至一座名叫“南沙”的孤岛上,醒转后,他想要离开岛屿,奈何凭借一己之力,根本没法开动大船,而且身上还有伤,大力气是绝对使不出来的。
于是,靠着人求生的本能,他在岛屿上采草药,给自己治疗身上的刀伤,并寻找着能裹腹的食物,让自己生存下去。
他还有双亲,还有弟弟妹妹,他不能死。
伤好后,他将战船上的兵士尸体在岛上一一掩埋,然后在返回自己临时住的洞中时,看到不远处的沙滩上似有人在那躺着。带着丝探究,他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最新更新章节〖229:兄弟〗地址https://wap.xbqg9.net/4/424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