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猛虎初更(2/2)
们儿的性格特征基本集中在了孙坚身上。
的确,孙坚是纯爷们儿。纯的!虽然,孙坚字文台,可好像跟“文”字压根儿就不沾边。
而“性格即命运”这句话,用在孙坚身上,无疑是最准确的。
而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当朝廷的执行能力降低的时候,但凡有些私心的官员,大抵都会发展个把武装力量。尤其是那些借战功而起的将领,当他们第一次感受了权利带给自己的快感之后,便会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这种感觉。如同处子变为女人之后,对**的念念不舍。
就在孙坚做上临时公安局长的第二个年头,有人搞起了叛乱。
而孙坚也适时的以郡司马的名义,招了一千多士兵。走上前线的孙坚,和当时被命镇压的扬州刺史臧旻协同合作,一起平了这场叛乱。
孙坚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凶狠,给了臧旻很深刻的印象。回去之后,立马表彰这位还未成年的年轻人。朝廷也很够意思,当即下令任命孙坚为盐渎丞,几年之后,便成为了下邳丞。
虽然工作的名称一直在变,但内容实在大同小异。虽然如此,孙坚还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将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于是,孙坚慢慢的有了名气,随之冲出县城,波及老家。
老家里的人以及一帮好事的少年纷纷前来,没办法啊,您有鞋穿了,也不能让我们光脚不是?现在打打秋风,您别介意,日子不好过啊。
孙坚并无介意之意,不仅全都安排下来,好吃好喝的招待,还待之如自己的子弟,可谓仁至义尽。
当我们知道了下面发生的事情,就不得不佩服孙坚的眼光了。看得长远的人,永远不在乎眼前的得失。
如同修书的吕不韦,如同写史的司马迁。即使付诸千金,一文不回;即使遭受屈辱,遭人不解,依然故我。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吗?不是的,我相信,当初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写下千秋著作,里面多少夹杂着这些人的历史眼光。
所谓历史眼光,就是站在当下,心怀长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过的好,必须也让自己的子孙过的好。说明白一点就是一句大家都见过的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孙坚也有着此种眼光。当然,跟吕不韦和司马迁这样的政治大家和史学大家是没办法比拟的,作为一个男人,他只想让自己的家庭过的好些,最起码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跟自己一样,被打工。
而他招抚的老家子弟很快派上了用场,在中平原年(公元184年)。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国风云录】最新更新章节〖第29章 猛虎初更〗地址https://wap.xbqg9.net/4/41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