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祭祀同归域(2/3)

迟,贼虏入寇,大陆沉沦,万里河山,生灵倒悬。岁辛卯,虏犯舟山,大明王室臣工将士民众万八千余人尽皆殉难。敬我先烈,矢志不屈,英勇抗战;哀我生民,万不存一,并赴此难。

物换星移,二百春秋。华夏悲歌,岂不效穷途之哭?呜呼,武穆王之不作,冠军侯之已亡。我华夏赤子,踊跃奋起,屡败屡战,未有匡复,以致东虏肆虐,贻害今日。

今宝湘等海外来归,发命东海,总率义师,以期奉汉威灵,折冲宇宙,以诛除鞑虏,恢复中华,必不负先烈之望。”

白宝湘说得很慢,声音似乎有些发抖。云澜听着白宝湘的诵读,他鼻子有些发酸。一万八千多人啊,一万八千人啊,这里竟然埋葬着一万八千多人,他们都是反清复明的先辈。

白宝湘念完了祭,主持祭祀的云澜还站在原位没有动弹,他的嘴角还在微微发抖,半响从喉咙深处发出悲沧的声音,“殊死拼战定海城下,血染红我们的旗帜。”

云澜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声声打在所有干部,以及战士们的心里,他们慢慢跟着后面唱了起来,“孤军奋斗明兴岛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汪洋野营。

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驱除鞑虏,

为了光复中华,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中华健儿汇成一道抗战的铁流,

中华健儿汇成一道抗战的铁流。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兴明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兴明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兴明军!”

众人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一连唱了三遍,近乎声嘶力竭。

随后全体士兵鸣枪三次,海面上汽笛鸣,顿时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是时,定海全城鸣钟击鼓;街道上,家家户户摆出满桌的荤素祭品,点燃香烛和银锭;城内外所有庙宇内的和尚道士齐声高诵经。

白宝湘口诵祭的时候,在场的这几个人暗自连连摇头,不以为然。黄式三心想,这祭虽有采,但天马行空,不合格调。难道真是草莽之士,伪托鲁王旧部后代?不过看这些人衣章华美,与旧书中记载的大明祭祀服饰相仿佛,这也不像是草莽虽为。等听到《兴明军军歌》,他从歌声中感觉到慷慨激昂之气,顿时为之一振,暗思这些人在海外两百年,虽然行事有些不合礼数,但忠烈之气犹存,我倒要与他们会上一会。

在回城的路上,黄式三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他的话语当即遭到胡夤的反对。

“老师,你不能与他们相见。这关系到名节,走了这一步,想回头就难了。”胡夤连声劝说,“还是让我先去探探虚实。要不,让元同师兄和我一起去也行。”

黄以周,本名元同,后改以周,以元同为字,号儆季。

“名节?!”黄式三笑笑,“我已经65岁了,半截身子进了黄土。”

北城月城的门洞里,两个卫兵精神饱满,荷枪实弹,像杆子一样笔直站立。黄式三在护城河前停下脚步,他对着四子黄以周和弟子胡夤正色的说:“我道光年间赴乡试,因母病逝,遂罢考回归,从此也不再应试。这一半是因为孝,一半是因为对这个朝廷已经失望,不想出仕于异族。”

胡夤劝说道:“再怎么说他们也是草莽之辈。老师,你看他们搞的这个祭祀仪式,不伦不类的,不合礼数。”

“你不觉得今天这个祭拜仪式很是庄重!你不觉得祭拜的时候,他们全都显现出赤诚之心!”黄式三瞅了一眼胡夤。“你啊,读书读迂了。礼是一种国家规范,每朝每代都各有自己的礼仪。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形式很重要,诚心更加重要。”

“没错,父亲。说到草莽,大明太祖皇帝就是起于草莽之间。”黄以周表示赞同,但他话音一转,“不过说到去拜访他们,我们最好三思而后行。毕竟脚迈过去,就收不回了。最后让我和胡夤先去看看。”

“是的,老师你是浙东名士,要顾及身份,还是慎重为妙。”胡夤苦劝。

这时一支队伍从龙峰山山麓走了下来,一边走还一边喊着口号,“一、二、三、四!”

大路上行走的百姓顿时都向两旁闪开,黄式三等人也让到一边。

带队的指挥官是陈胜,他看见两边人群都在驻足观看,心中十分的得意,立即指挥队伍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明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百姓一针线,百姓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

胡夤的父亲胡得耀以前是定海镇的右营游击,胡夤时常看到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铁幕降临】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祭祀同归域〗地址https://wap.xbqg9.net/4/40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