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登陆八尺门(2/3)

间的小路慢慢向前运动。

走过狭的八尺门谷口,山路变得宽敞起来,借助着惨白的月光,三人看到前面山谷里有很多一块腹地。

走在前面的勋素鸡当即做了个手势让三人分在路两边,借助灌木丛的掩护前进。

走了一小会,勋素鸡警觉的举手,做了个停止前进的手势。

前面大约一百米的地方是一个隘口。隘口后面的山谷里面,有十多间竖木为墙、用草结盖的房子。

草,八尺门山谷里面竟然有番社,勋素鸡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

无人飞机曾在山谷上面航拍了几张照片,因为是傍晚时分拍的,两山之间显示的阴影部分,勋素鸡他们以为是树木葱茏,其实是凯达格兰族山民用木头和树叶修筑的高脚屋。

勋素鸡用红外望远镜侦察了一下,有两个留着辫子的番社“咬丁”把守着这个隘口。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间,甚至各村社间都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统属。各族群的基层组织一直被称作“社”。

在台湾称为“庄”的聚落,一般是汉人聚居地;“社”是番人的聚落地。

凯达格兰族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分布于淡水、台北、基隆和桃园一带,以台北盆地为主体,与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曾有着密切的关系。

平埔族,是对居住于平地的台湾先住民的通称,在清代主要分布于台湾西部及北部的沿海平原、丘陵地带。他们是汉族移民到台湾后最先与之接触的民族,一般被认为是“熟番”。

所谓熟番就是已经接受汉人管辖,并有一定汉化的番族。与之相对应的是“生番”。“生番”是没有接受汉化保持原始状态的原住民。在1854年,凯达格兰族已经与汉人没什么太大区别。

凯达格兰族的年轻男子从十二、三岁起开始担任番社的“咬丁”,并承担相应的义务,除为番社土官所差遣外,狩猎、保护村社安全等都是他们的职责。

岗哨内,一个年龄稍的咬丁抱着棍子靠着墙壁打瞌睡,还有一个年轻的咬丁手摸着弓箭,无聊的坐在那儿发呆。

勋素鸡当即通过对讲机向王铁锤报告。

青龙号登陆艇上已经开设了中继台,信号一下子就传到王铁锤那儿。

王铁锤吃了一惊,八尺门山谷还有熟番!

十多间房屋,约莫有三四十人的村落。王铁锤这段时间经常翻看淡水基隆一带的历史资料,他猛然醒悟,这树荫下的村落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大鸡笼社吧。

史料记载,基隆湾这一片的凯达格兰人全归属大鸡笼社,人口最多也就几十人。

“能悄悄的过去吗?”王铁锤心说,这大鸡笼社要用来笼络,通过他们结交其他平埔番社,最好不要刀兵相向。

“够呛,不把警戒的放到,只能翻山越岭。”

这里山险坡陡,荆棘丛生,晚上很难找到像样的道路。走山路势必耽搁时间,增加危险。

王铁锤当机立断,“动手吧,尽量不要惊动村子里的人。”

放下手中的话筒,王铁锤让秋枫立即集合部队,听令出发。

“本想让你们多休息一会儿,看来不行了。”

“放心吧,队。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马加低声,把部队集合起来。

秋枫走到队前,他让战士们原地坐下来,再休息一会儿。

他对战士们说道,“弟兄们,还晕吗?”

战士们轻声笑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说道,已经好多了。

“很好,我们是铁的兴明军,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兴明军,大家都是大明朝的栋梁。”

战士们顿时腰杆挺了起来。

秋枫继续说道:“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原来叫笼,现在我们来了,他就是基隆,基地隆兴。

基地隆兴,预示着我们大明将从这里走向辉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这一切,将从今晚你们的行动开始。”

几番话语说得战士们全身热气腾腾。

秋枫在海边动员,山谷这里,寅次郎正跃跃欲试。

寅次郎自被卫生组从死亡线拯救过来,就成了忠贞不二的大明战士。听到勋素鸡与王铁锤的对话,他立即挺直胸膛。

“大人!”寅次郎一把抽出身后的佩刀,“我先上,直接宰了他们!”

勋素鸡嘴里有些发苦,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是凯达格兰族人,能不杀最好不杀。”

看到寅次郎很不明白的样子,勋素鸡也不过多解释,“我们是朝廷,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子民,能不杀就不杀。”

勋素鸡在杜南岛是负责海警工作,他和倪阿水等人磨合得比较熟练,对寅次郎有些不放心。他手脚一齐比划,把自己的作战意图告诉寅次郎,最后问道,“明白吗?”

寅次郎脑袋猛的一点,“嗨唉!”

山呼呼的吹过山谷,两边山上的树叶哗啦啦的随起舞。

勋素鸡三人借着声的掩护,悄悄的趴在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铁幕降临】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五章 登陆八尺门〗地址https://wap.xbqg9.net/4/409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