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不愿面对的真相(2/2)



毕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人老了就是这样,我看着他,一会觉得是高高在上的国君,一会又觉得恍惚间是一个孩子。在野这么多年,从没有一刻,我的心里曾放下过他。

我一边陈述一路上的见闻,一边建议赶快除掉李克这个祸端,以现在赵国的局势,不宜再用这样不可靠而又大有能力之人。但大王仍然让我想办法笼络他,用人之际,只要是还能争取的人,就需要去争取,何况只是误会。

我知道李克不是能服的人,他这个人只能压服。所以我赵到这几年大王暗中重用的赵奢将军商量此事,没想到他已经得到消息,计划得周详。于是我们轻松地捉到了他,而且外界一概不知。

用了一个晚上,苦口婆心地苦劝也难见效果,直到齐国人表明了态度,李克才答应合作。

假的!当时我就看出他不是出自真心,但他至少不傻,知道如果不答应,结果只有一个。

总算可以跟大王复命了,我当时舒了口气。不想大王忽然改变主意,要在邯郸除去李克,却必须装成是安平君做的。我问为什么,他为了安定平原君,平原君对此人极其看重,不能让他知道细节。

我虽然对大王出尔反尔非常不解,可是这毕竟也是我原来的意思,我于是略做安排。然后我居然去跟赵柔道别,她远嫁以后,恐怕今生都不能重逢了,这对我这样一个老人来,是很残忍的事。

我在这时候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李克出人意料地引秦军劫夺大王车驾,两千亲贵子弟兵几乎是不战而逃,连我都陷在秦军中。我逃出来找平原君和赵奢报信,邯郸能主事的也就只有这两位,至于李兑那个尸位素餐的奴才,他只会曲意逢迎,助纣为虐,居然建议立平原君为王,我当时想一剑杀了他。

赵奢与李克疆场谈判之后,李克星夜逃遁。我本来主张立即追击,截断他向南的道路,可是赵奢却判断李克必往北走,过太行直接去秦国。

大王叫绑在一匹胡人的驴子背上,这一幕我再也不想看到了,所以我建议, 如果实在不能将大王营救出来,莫不如玉石俱焚。即使这样,也强似让他被绑到秦国去。以后秦国予取予求,我们都要逆来顺受,就像那个楚怀王一般,以秦人的毒辣,他们定然做得出来。

做出这样的建议,已经不是为人臣者该的话了。所以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定会自尽以明志,没有别的选择。

可是赵奢居然是比李克更出色的人才,他准确判断了贼军的动向,抓住瞬息间的机会以奇计破了秦军,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后起之秀。

大王很是受了委屈,但只要他回到邯郸,定能很快平定内外乱局。唯一的遗憾是没能捉到李克。

众臣们,李克多半死余乱军中了,当时两岸都是我军,弓弩齐发,千余秦军一个也没有漏网,尽数被歼灭在水际岸边,就算是一只老鼠也逃不出罗网去。

可是我却觉得李克一定还活着,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目睹了他这么多次转危为安。我觉得只要还没有看到他的尸体,就不能断言他已死。当然,这话我没跟任何人提起,就让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好了。

现在天在下雪。

我本来骑马走在队伍前面,而大王的车在中军,车帘一直落着。他忽然下令全军扎营,好像是不想回邯郸了,然后召我议事。我连忙赶过去。难道他还在为这次的事失了颜面而担忧?

我一进帐,他对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找到李克,寡人要挖出他的头骨做成酒樽!”

一国之君岂能叫个人恩怨蒙蔽双眼?李克即使活着也没有威胁了,眼下最关键的是从代地南下的安平君和燕国人。

当然,大王毕竟不是孩子,我无法以长辈的身份教训他,只能遵命。

大王仍然红着眼睛,抚摸着宝剑,手都是抖的,给人的感觉像头受伤的狼一样,与我相对无言。许久,他:“有句话要告诉你,不吐不快!”

我只能:“大王请讲。”

“当年在沙丘多亏了你。”

我的眼泪下来了。

“可是寡人一直于心不安,因为你不知道的一些事……现在,寡人要对你,今后也就可以心安了。”

大王招我上前与他对坐,是什么事让他非要现在跟我呢?

我听到他:“下令围困沙丘宫的……正是寡人。”

然后我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大王的剑就出鞘了。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年轻的大王剑术如此迅捷。王剑刺入我肋下,穿过胸骨,剑身一拧截断心脉,我发不出声音来。

大王接着:“安平君他们当时只是执行王命罢了。”

我宁愿大王一剑杀了我,而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宁愿没有听到他刚才的任何一个字,可是晚了。

我死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战国争霸】最新更新章节〖092 不愿面对的真相〗地址https://wap.xbqg9.net/4/40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