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2/4)
某。
琳琳略一沉吟,还是按着计划的来:“您得也是,可是既然孩子是我救下的,我还是想再努力一把,找找囡囡的父母,看看她父母的情况,毕竟,许多母亲就算再苦再累,也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洪安平也是曾经找孩子找到快要发疯的母亲,自然是理解的:“林,你的我也能理解,可是因为一个母亲的私心,我希望囡囡在找到父母之前能留在我这里,和飞在一起。等到囡囡找到父母,如果囡囡愿意回家,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自然以孩子的意见为主。”
这话洪安平打了个官腔,不过得也对,如果囡囡的父母真的不好,就连孩子自己都不想回家的话,琳琳也没啥话好,因此,也只能答应了——反正到时候不是她做主。
从住院区出来,琳琳又回到了内科门诊。
大概是中医还处于低迷期的缘故,平时的门诊不是很忙,所以琳琳才能时不时地去住院区看看飞的病情进展。
不过,这次回来,琳琳却看到门诊有三个人,似乎是一家三口。刘老师正诊脉呢!
琳琳淡定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拿出笔记和处方单,等老师吩咐,反正她不是去玩的嘛。
琳琳看了看前面三个人,都站得笔挺,就连孩子也是腰板直挺挺地坐着,这样子,不像华夏人啊!句不好听的,大部分普通家庭出来的华夏人都不太注意仪表的。这三个人的气场,更是跟华夏人不同,琳琳不太喜欢这种类型,也可以是厌恶。
刘老师给男孩诊脉,面色很是沉重,见琳琳来了,把男孩的病例交给琳琳,琳琳一掀开病例,顿时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名字是四个字的,渡边一郎,原来是泥轰人。再看看下面的病例和检查结果,白血病,al-5a型,这么的男孩,就得了这种病,凶多吉少。
刘老师诊完,让琳琳也诊一遍,倒没有让琳琳开方,毕竟,这种病,也要考虑一下患者家人的感受。病倒也罢了,这种大病,让年轻开,估计患者家人要彪火。
刘老师开完药之后,倒把方子交给琳琳:“你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方子共开了十付,主要是针对骨和肾两个方面,以清风散和玉屏风散为基础,兼补五脏。琳琳没有把脉,单看患儿的脸色,便知化疗日久,身体损伤极为严重。
这种大病琳琳是头一次见,也不敢有意见:“老师,直接录入吗?”
“录吧!”
老一辈的人都不太爱用电脑,但这几年电脑也在国内普及了,尤其是医疗系统,所以,作为实习生,琳琳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把老师开的方子录入系统,录完了之后,琳琳又给老师看了一遍,老师点头确认之后,再发送到系统上,让患者去病房取药。
一个中年男人,大概是孩子的父亲又问:“大夫,我的孩子的病有几成把握恢复?”
刘老师斟酌了一下用词才道:“孩子的身体因为久病和化疗已经很虚弱了,所以药量不敢猛,只能徐徐图之,且看孩子用过这十付药之后的身体状况吧,到时我们才能下结论。”
刘教授得合情合理,泥轰人似乎也能理解,便道别取药去了。
琳琳看着几人出去,摇摇头。
刘教授:“怎么,不想给人治?”
琳琳坦白回答:“不想,以后我要是有了医馆,肯定挂上‘泥轰人不得进入’的牌子,虽然男孩挺可怜的,但是只要在那种环境下长大,早晚会和他的祖先一样!”
琳琳之前也接触过泥轰人。在京城,有不少留学生。很多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是因为喜欢华夏化才来的,唯独泥轰人,学着华夏人的本事,却瞧不起华夏人,偶尔还侮辱华夏人,甚至有的要拿华夏人来练手——别的不,单中医经络这一块,泥轰人曾经在侵华时期抓了不少华夏人做*解剖,只是为了寻找活人身上的经脉,手段非常残忍。你这种态度来学习的人,怎么让人尊重?怎么让人不防备?
刘教授也不喜欢泥轰人,但他是专业的大夫,态度比琳琳端正多了:“我们在医人时,不能有国籍偏见,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对自己身上这身白大褂负责,要对每一个信任过你的病人负责,也要对医院的招牌负责!话回来,你觉得这病能治好吗?”
琳琳耸肩:“凶多吉少,不过,我听老师的!”
刘教授摇头:“你这孩子……”到这里,却停住了,他们这代人,其实对泥轰的所在所为更清楚,到了孩子们这一代,有这种想法,似乎也是无可厚非。
对琳琳来,要完全不能治,那也不尽然,修真者的手段,拿出真本事,用上伐髓丹,大多数病都能好上八|九成。但就算是一般国人,琳琳也犯不上冒这等风险,更何况是泥轰人。其实琳琳觉得挺奇怪的,两国是刻骨世仇,哪怕领导人面子上都过得去,但是大多民众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这泥轰人胆子好大!竟然敢到华夏医院看病!
“对了,上次给你的书单看了几本了,《心理学》看了没有?”老师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让学生为难多想,便主动转移话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女医修行散记】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九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39/3968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