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德古拉之死(八)(1/2)
第313章 德古拉之死(官调度的匈奴人就算用一只只的部落将人聚集起来但说到底还只不过是部落而已,至于国家……
自给自足都无法补充需要劫掠的才不是国家啊!
同样因为后勤的原因,超过三万人以上的战斗需要的后勤就比较大了。
算一笔帐吧。现代人每天吃粮食七两,这是在有菜有肉的情况下,如果单吃粮食的话还要大一倍,直接算作2斤。
一个人一天2斤粮食。
那么三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在六万斤左右,这是一天的。
那么十万人就是二十万斤粮食。
二十万斤粮食需要多少人来拉呢?
我们直接算一个车马队。一个车马队1200匹马来拉。一匹专门用来负重的蒙古马可以拉80公斤的粮食,只需要一趟就能够将这些粮食全部拉到前线来。
那么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计算题,一个车马队,马多,人少,人算五百人的话。那么一千两百匹马加上五百个人每天又需要多少粮食呢?
相信我,在现代这个有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路况好的都是用水泥铺地的现代你是绝对算不出这个问题的!
这是一个自耗的数学问题。
那么这只是三万人需要的粮食。
当三万人扩展到了25万人的时候每天的调度粮食就是天文数字!!
要不怎么说曹操能定鼎天下荀彧绝对是头功呢,他每天为曹操调集的军粮绝对是让曹操能够安心在前线施展各种阴谋诡计的最大功臣!
面对这样的庞大军需,亚历山大每一天都是十分难熬的。
尽管他有亚里士多德的人脉在希腊。不少的学者都愿意为了他而图个好出身,但这么大的需求却仅仅是25万仆从军的啊!
还有六万精锐马其顿步兵,他们吃的可是比二十五万人要好得多并且也要丰盛的多,这毕竟是马其顿公民啊!
所以当各种各样的问题堆积在亚历山大的面前的时候亚历山大的“不准退”并不仅仅是对破城的急切,也未必没有打着减少粮食消耗的残酷想法在其中。
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
骑在自己的战马上。雷蒙心中才想到他回头看了看自己军队,一万人的骑兵整齐的站在这里,其中有三千人都变成了三十人一个小队的骑兵支队作为斥候散布在了战场五公里外,如果有什么问题会立刻得到回报,以十五分钟传回来消息作为情报的来源,如说十五分钟之后哪一队没有传达消息那么他们这一万骑兵就会直扑那个方向,因为很显然那个方向的斥候被人拔掉了。
如果有人这样还能率领大军或者小队骑兵直接冲击亚历山大的后勤大营的话这一万人都是要掉脑袋的!
军队就是军队,严谨的没有任何“约等于”和“大概”!
而亚历山大的骑兵反而是十分严阵以待的压在了马其顿步兵方阵的后面。
这是标准的被配。以强力的40岁左右男性马其顿人作为前三排的壮汉,后面是一些30到20左右力气还没发育成熟并且战争经验很少的手持短剑准备随时对冲进来的骑士补刀的轻步兵。
这么做只要前排挡住冲锋,那么后面压在两翼的骑兵就会一拥而上将冲过来的敌人撕成碎片。分割成一个个的碎片!
而德古拉之所以负隅顽抗说实话,就算再多两万罗马重步兵也是没用的。
这个问题谁都知道。
但是德古拉之所以那么笃定能够有援军就能坚持下去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亚历山大后勤方面的问题。
只要坚持下去坚持不住的一定就是亚历山大!
因为罗马源源不断的资源带来的绝对是比亚历山大要多的。
而且他城市里就只有二十万人,并且还有上一次秋收之后的粮食还没吃完,5万人离开之后带走的并不仅仅是信任,还有大大缓解的粮食压力。
所以只要坚持下去,亚历山大是不可能有9个月时间来进攻的。
拖下去,拖下去就是胜利!
这也是德古拉最后的一丝希望了。
但是他远远低估了亚历山大的果断和对问题的透彻。
所以第一天的时候三万人的阿拉伯人就让德古拉吃了一个亏。
一开始就是强烈的冲击!!
【马其顿公民】身份!战利品的三层!还有官升三级,兵升五级的悬赏!
光是这几点就足以让人拼命了,更何况还有一位大帝曾经放言过任何退后的人都要被斩杀?
那六万马其顿人可不是为了来攻城,为了来看戏的,而是为了杀敢退后,监督这25万各族联军的!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类似奇迹的东西是一种名叫【威望】的东西。
因为有威望,所以曹操一纸讨伐董卓就能聚集十七路诸侯酸枣结盟,因为有威望所以冉闵就算再那五胡乱华时代无文人记载千年之后却仍有人记得他的功绩,因为有威望,所以白马陈庆之只是一袭白马就吓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老婆亚瑟王】最新更新章节〖第313章 德古拉之死(八)〗地址https://wap.xbqg9.net/38/3819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