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乌鲁木齐,剿灭鲜卑部落收复西域(1)(3/6)
入乌鲁木齐城内。
其实不用进攻了,因为没有一个拿着刀枪的鲜卑部落士兵出现在城头进行抵抗了。
慕容垂的大军3天前就撤离了,怎么还有士兵守卫乌鲁木齐?
留在乌鲁木齐的鲜卑百姓,望着四壁皆空的家里,早就欲哭无泪了,他们对慕容垂是彻底死心了,怎么还能拿起刀枪前去抵抗?!——
慕容垂在战术上,是相对成功的,达到了延缓失败的目的,但在战术上,却彻底失败了,因为他——
失去了民心!
民心是需要经营的,建立起来难,失去却很容易,哪怕做一件有失民意的事,哪怕是一天时间,就足以丧失几十年培养的民心!
而一旦失去民心,再重新建立起来,就难上加难了。
清之前通过时迁的回报,还留有一丝幻想,慕容垂就算跑,也总要留一部分主力守城的,就是没有士兵守城,城内的百姓也会拿起刀枪,做殊死抵抗,没想到,乌鲁木齐城内,却没能找到一个敌人,不但没有敌人,那些老百姓也没有像样的抵抗!
不但没有像样的抵抗,几乎是渴望自己的到来。
因为清再不来,他们就要饿死了!
看着一个个断粮3日的鲜卑部落百姓,清对张良只有一句话:“我西征大军就是喝粥,也不能让百姓断粮!”
随后,清安排李元景、裴翠花等人从东北和西夏运来了大批粮食,保证了乌鲁木齐城内百姓的用粮。那10万百姓,对清是感激涕零。
此举不但对鲜卑部落百姓,甚至对整个西域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慕容垂在撤离时,所没有想到的。
尤俊达和裴翠花在这次远征西域的过程,相互扶持,渐生情愫,还没等仗打完,尤俊达跟裴元庆就一口一个大哥,叫的可亲热了,大哥当然是大舅哥的意思了——
不过,慕容氏和欧阳氏部落铁骑凭借沙漠戈壁的有利地形,时而隐入沙漠深处,时而出击,给清的大军,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清则在乌鲁木齐以西方圆300里的范围内,将10万大军以师为单位,5000人为一股,分成了20股,东西南北每个方向,部署了5支部队,每支部队控制50-60里左右距离,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这些其实不足以控制鲜卑部落铁骑的行动范围,但别忘了,天上还有月牙儿的雄鹰和那两只大白雕,它们会第一时间将鲜卑部落的行动方向传递回来,除非慕容垂他们隐在深山不出来。
但数万人的队伍,人数也不少,根本无法持久隐藏。
铁芸娘和莲儿则调动白莲教和当地各族百姓的力量,不断向这一区域内散发清善待乌鲁木齐城内鲜卑部落百姓的消息,不久,那2万鲜卑青壮首先丧失斗志,很快逃的七七八八。
逃了就逃了吧,慕容垂也懒得再去强求,那些毕竟都是他的子民,总不能把他们都杀光吧?不过,后来他也发现,自己的行动方向屡屡泄密,一开始以为是内部出了奸细,但那2万青壮逃走后,剩下的1万多士兵,都是忠心耿耿的儿郎,应该不会出卖自己,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消息根本传递不出去。
有一天,当他感觉被人窥视,仰望天空时,终于认识到,原来是天上出了问题,因为那上面,盘旋着一只孤傲的雄鹰——
那应该是蒙古大汗铁蒙哥的雄鹰!
清率部进入西域后,自己的消息总是滞后。
难怪在对阵清的过程,感觉处处制肘,总是棋差一着。
难怪自己信鸽总是有去无回——
难怪自己无论如何变换方位,清的大军都会如影随形,不紧不慢跟来。
难怪几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试图迷惑对方,最后还是骗不了对方。
自己早该想到,是蒙古猎鹰参战了,不但它们参战了,而且铁蒙哥的雄鹰会不间断地把鲜卑部落大军方位传递给清,让他可以及时调整兵力,收缩包围圈。
在雄鹰的眼,他无论如何变换方位,都没有天上看得清楚,都快不过雄鹰的翅膀。
不止是雄鹰,还有两只更大的白雕!
现在他意识到天上的威胁已经为时晚矣,因为清的10万大军,已经将包围圈缩小到一个长30里,宽20里的范围内了,在这个范围内,根本就不可能有千人规模的部队,无声无息穿出那20个师之间的空隙。
就这样,在上有雄鹰、白雕,下有白莲教和当地各族百姓的支持和协助的情况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月9日,清的10万大军,终于缠住了慕容氏和欧阳氏部落主力1万2千铁骑。
既然已经围住了对方,清倒不急于一时,他之前怕慕容垂往北面和西面跑,甚至跑出九州大陆的疆域,那就不好办了,所以严令北面和西面的克拉玛依、伊犁两城加强戒备,好在慕容垂始终没有找到这个机会。
清倒是不怕他们往东面和南面跑,因为东面是西征大军的重兵集结方向,南面则完全是沙漠化的恶劣环境,往那里跑,跟自寻死路无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48章乌鲁木齐,剿灭鲜卑部落收复西域(1)〗地址https://wap.xbqg9.net/36/3669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