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曲径关北草原,兄弟,咱们回家!(2/4)
回家!”
“恭迎勇士回家!”
5000前来迎接的将士,跪地呼道!
曲径关。
当2万将士,默默回到曲径关时,天已然黑了,西王和西北军第二军军长马孟起,亲率西北军1万大军,三步一马,在道路两旁肃立,足足迎出关外10里!
“唉!回去吧——”看着这么多阵亡将士,西王心情沉重,陪着清、司马艾、独孤玉若等人回到曲径关。
当夜,清和铁一团,猛虎团、飞鹰团剩余将士,陪着独孤玉若,为杨延兴等阵亡将士守灵。
第二天一早,司马艾率北方军第一军剩余将士,护送徐天明等人遗体,返回第一军驻地。
“不管如何,我清,谢谢司马将军!”临别前,清拱手施礼。
“清将军客气!”司马艾客气道,说罢,拨马而去,他心清楚,雁门关大战是结束了,大汉帝国也暂时缓解了北方契丹的威胁,但内斗,恐怕会愈演愈烈,而清和司马家族不可调和的矛盾,再次显现出来,这次清所部虽然损失惨重,但活下来的,都是精英,而且都是对清死心塌地的精英,这批人对司马家,对太子一系,将来都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清则和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人,将铁一团,猛虎团、飞鹰团阵亡将士,分别安葬在曲径关附近山坡上的三座大墓。
在铁一团墓碑的前面,第一个名字,就是杨延兴,后面的墓志铭,只有两个字——“陷阵!”
铁一团阵亡将士的墓,清同时把那面契丹狂一团的战旗,埋了进去,这份荣耀,永远属于他们
西王素闻清重情重义,此次一见,不禁动容,这个清,如此对待兄弟,将来,如果有心争霸天下,必是一位明主!
离开曲径关时,清手,握着一支不到2寸长的小银针,这是在打扫战场时,在那枚哲别丝射出,击自己的铁箭旁找到的,小银针银光闪闪,不知是谁在暗帮助自己的
雁门关。皇帝单独召见东王。
“参见父皇!”东王单膝跪在皇帝面前,他已然有两年,未见到父皇了,看父皇气色,必是操劳过度,他是孝子,眼噙满热泪。
“起来吧,老二的身体如何了?”皇帝关心问道,这是皇帝心永远的痛。
“不好也不坏——”东王毕恭毕敬答道,“不过,这次雁门关血战,孩儿终于知道,当年是谁打伤了孩儿!”
“谁?!”皇帝不由问道,虎目,厉芒闪烁。
25年前,大汉帝国先帝傅玄华组织的那次北伐,契丹3万铁骑,进攻东王所率虎啸师防守的大清关时,就是在那次战役,东王被一名契丹5级强者击伤,一直不知道是谁打伤的。
“武相叔叔认识,是契丹的耶律喇嘛!他昨日,还打伤了武相——”东王咬牙说道。
“这个耶律喇嘛,竟连伤朕两个至亲之人!”皇帝听罢,恨声说道,不过,那耶律喇嘛,武功过了7级,若想复仇,一时恐怕很难,“你刘叔叔的伤,如何了?”
“据少林空智大师说,不太乐观——”东王神情一暗。
“唉!这次雁门关大捷,虽说取胜,但也是惨胜,折损了这么多将领还有你刘叔叔、独孤如愿,看来,父皇这一代人,都老了,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后面,还看你们这一辈了”皇帝感慨说道。
“父皇正当盛年,一定不会有事的!”东王赶忙安慰道。
“父皇的情况,父皇自己清楚——”皇帝也只有在面对这个二儿子时,才能袒露一些心扉,可惜,自己这二儿子一直有伤在身,又无子嗣,无法继承大统,又威严问道:“老二,你对你大哥和三弟,如何看?”
“这”东王犹豫了一下,“孩儿不敢妄断——”
“但说无妨!”皇帝沉声说道。
“目前看,大哥有5弟支持,又有司马家、王家、赵家支持——”东王顿了一顿,看看父皇脸色,继续分析道,“三弟虽有大姐、独孤家和唐家支持,但经此大战,独孤家人才凋零,实力上,明显不如大哥方面!”
“若是让你选,你会选择支持哪方面?”皇帝盯着东王,一字一句问道。
“孩儿不敢!父皇指定谁,孩儿就支持谁!”东王惶恐跪下,这时候,他可不敢表明态度,况且,他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嗯”皇帝对东王的回答,比较满意,又问道:“你和清,到底是什么关系?!”
“清是孩儿结拜安达的外甥,孩儿一直看着他长大,非常喜爱,视同几出”东王也不敢隐瞒太多,也不敢和盘托出。
“嗯!那清,是个人才!你要培养好他,绝不能让他,背叛大汉!”皇帝语气颇重说道。
“孩儿谨遵父皇教诲!”东王躬身应道,自己的儿子,当然不会背叛大汉,这一点,他还是心有数。
“你就没有想,争一争这大汉江山?”皇帝逼问道。
“孩儿惶恐!自知没有那个福分——”东王赶紧叩首,“孩儿愿为父皇,兢兢业业,守好东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140章曲径关北草原,兄弟,咱们回家!〗地址https://wap.xbqg9.net/36/3669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