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慰我几生守望(五)(淳于慎结局)(1/2)

——与卿半世相伴,慰我几生守望

仁昌三十二年,瑀宣帝登基后的第四个大事纪年祭祀日,淳于慎携带十二岁的太子一道去皇家宗祠斋戒七日。

沐浴斋戒,焚香祭祀,一切缓慢的进行着,进入皇家祠堂的人很少,等最开始的仪式过后,其他人都退出去候着,祠堂内除了皇上太子,还有伺候皇上二十多年的老太监黄贵忠。

“咳咳……”

一阵压抑的咳嗽突然响起,正端端正正跪着的太子淳于庚吓了一跳,他睁开眼侧目看过去,一看之下惊得扑过去:“父皇,你怎么了?!”

回答他是一串更加剧烈的咳嗽,黄贵忠手脚飞快而熟练的扶着淳于慎,掏出一锦帕拭擦,白绢红血,触目惊心。

淳于庚瞪大眼睛,小小的脸上布满惶恐:“父皇,你说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先让皇上……”黄贵忠哽咽着,垂目间一行泪滑落,“歇口气吧。”

半响,咳嗽渐歇,淳于慎探出手摸了摸太子的头,语气前所未有的和蔼,“庚儿,父皇大限已致……咳咳……”

淳于庚目露惊惧,张口无言,他移目看向黄贵忠,语带质问:“黄公公,父皇身体不好,你竟然隐瞒不说!”

黄贵忠已经泣不成声,老泪纵横,他噗通的跪下:“皇上……他已经咳血……半年之久……柳御医也回天无力……”

半年?淳于庚慌乱中像是恍悟,难怪这半年,父皇来未央宫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每次都以国事为由离开。

“不会的,父皇……你一定是因为我之前偷偷出宫的事情生气了……才要骗我……”

淳于慎闻言心中一热,喉间涌起火辣辣的苦涩。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象是一团曾熊熊燃烧的烈火,即将熄灭,只余一堆灰烬,再也无法照亮眼前这人和那个深爱之人。

他静静地看着淳于庚,颤抖着伸出手,握住他的左手,淳于庚被他指间的寒意刺得一哆嗦,强自将哭泣声压在了喉间,他反过手来,紧紧握住淳于慎冰冷的手,绝望的眼神望向淳于慎:“那母妃呢?你若是……母妃怎么办?!”

他知道父皇最舍不得母妃,一定不会抛弃他们的。

淳于慎面色渐转苍白,想起杨青禾,想起无数个欢情洽浃之际的誓言,夜半缠绵枕畔时的私语,过去的一幕幕恍如昨日,他的胸口便疼痛至难以呼吸。

他的眼前一片恍惚,小禾……终要将你一个人抛下,终不能陪你一生一世了。恍惚中,这些年来的往事,悉数涌上他的心头。

人老了,记得事情越少了。

除了淳于庚出世那年的事情,还有淳于庚八岁的事情,他记得最深的就是淳于庚三岁那年……十一月初一,宜祭祀、冠笄、移徙、会亲友,忌嫁娶、开池、作厕、破土……虽不是诸事皆宜,却也算是个好日子。

那日是杨青禾的生辰,他从来没有给她办过,那日也是杨湘忌日。他在处理完朝事之后,来到未央宫只看到了儿子在铺了厚厚绒毯的地上坐着,旁边是萧九儿领着人逗他,各种诱哄,小人儿却端坐着一动不动,时不时的附送哼哼唧唧的不满。

看着儿子那副样子,淳于慎左手虚握成拳,在唇际一挡,低咳一声,可笑意在漆黑的眼中却半点没有藏住。

几步走近把人抱起来,引得萧九儿惨呼,无不是这侄子太诱人又太欺人了,她逗了半天都没动静,人家亲爹一来就笑了。

环视一圈没有看见杨青禾,他唤人把太子的膳食端上来,开始了每日的必做功课,伺候儿子吃饭,对待儿子温柔细心的淳于慎,萧九儿已经看习惯了。

而吃饱了就要小睡的小人儿也分外的乖顺,没一会就歪在淳于慎怀里睡着了。

“小哥哥,你怎么还不问小嫂嫂去哪了?”

“我在等你说。”

淳于慎一边回答着萧九儿的问话,俯身亲了一下已经熟睡的儿子的脸颊,他的手动了一下,伸出了小被子外头,小拳头攥的紧紧的。

萧九儿吐吐舌,使劲憋啊憋,还是没憋住道:“去慈安宫了。”

他来到慈安宫的时候,引路的雅安有意没让人传报,而且还很有心的把他带到了内殿偏角,隔着一道虚掩的门,能清楚的看见里头发生的一切。

昭贤太后病了,倒也不是很严重,只是人老了,身体终究不如前,她躺着,杨青禾就在她榻前矮凳上坐着,手里还捏着一枚金针,一殿清寂,鼎炉里染着香……

“既然要熬死哀家,如何今日又来替哀家针灸。”太后在她收针的幽幽的长吐一口气,毕竟是有些疼的。

杨青禾只管收拾东西,没有说话,其实两人都清楚,她们不可能毫无芥蒂,偏又中间隔着淳于慎还有小太子,她们也无法半点干系都没有。

“三年前,五个接生嬷嬷三个存了害我之心,剩余两个,”杨青禾站起身,看着她,面色平静,“一个是皇上的人,还有一个是你的人吧。”

她最早问话的那个接生嬷嬷,也是最后关头将孩子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青妃传】最新更新章节〖187 慰我几生守望(五)(淳于慎结局)〗地址https://wap.xbqg9.net/31/319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