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苏醒的印忆(一)(1/2)

在南郡停留两月余,夏一过,天气终于凉爽起来。

而夏侯栩来南郡要处理的事情,没有取得多大成功,基本上却瓦解了南郡城的一股旧势力,所谓的蛟龙堂,并没有抬到明面上,却成了官府捉拿的江湖歪邪组织。

七月初,锦周辞去,按珏儿提供的线索一路南下追寻绞龙堂副堂主的踪迹,势要将那杀死劳离的人挫骨扬灰。

七月七,夏侯栩带着姬和离开了南郡城,就如来时一样,两人走水路,宽广的沿河逐渐分流,河道渐次狭长,只有两丈来宽。

两岸房屋傍水而建,粉墙黛瓦,别是一番宁静致远的风情。河道每隔一段就有埠头,走上一截便有各式样的桥梁,或如蛇形平滑曲折,或如悬虹横亘在半空之中。

说来溯溪本就是个风景如画,世情浓厚的地方。此刻近申时,往来归家的小船多了起来,船夫手持长篙,站在狭长低矮的乌篷船头,悠闲而行,往来遇见熟人,两船相交时吆喝几声。

水流淙淙,碧波荡漾,扁舟上人闲风静。

姬和拄着下巴看风景,时不时拿脚去撩拨江水,凉凉的触感,很舒服,隔着点距离的夏侯栩在煮茶,茶香气袅袅,远天已有薄薄的暝色,夏侯栩的面容于水天之间,似淡墨水色轻缈起来。

渔家归家的唱曲儿,婉转低回,山调欢悦亦悠扬。

姬和停住了嬉戏,静静听着。她的神色,渐渐是难得一见的沉然悠远。

很多话没有说。

“起风了。”一股温暖袭来,带着药香的披风罩下来,姬和回神,偏头去看他,“回去的路或许可以慢点……”

身边之人长身玉立,眉目清朗,眼里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姬和心里酸涩,来时和回去没什么改变,劳离,锦周,郁廉……都成了过客,她还记得劳离说要带她一起行走江湖,彼时她们看完戏回来……

“前路漫长,我且随你踏歌而行。”她记得自己开怀而笑。

言犹在耳,一切化为泡影。

轻舟摇曳,流水淙淙。乌篷船穿过石拱桥时,篷内光线暗了些许。

明灭间,似有往昔如梦纷至杳来。

“徽河长,通四方。”蓬外传来清亮的歌声,橹声阵阵,船桨声声。

“河上有郎放声唱,岸上有女寄衷肠。九陌正芬芳,少年青衣郎。自从君去后,空对罗纱帐。谁为传书于,表妾祝三光。”

悠悠民歌,闺怨浓长。

“自登位以来,他每日为国事操劳,常常点烛批阅到天明,每日早朝,事事躬亲,近来……常闻他偶有晕厥咳血,日日食药。”

“饮此合卺酒,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刚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事。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我总盼着过慢点……”

“那是我唯一一次最深的对那甜的初记忆。”

“我便一下子想起许多陈年旧事。也想起,在舒府恣意懵懂,在万宅勤奋刻苦,鸡在院子里叫,清早晨曦微露,我便起来读书……白日读书,晚上练武,寒霜剑雪,从无一日荒废,已二十多年了,历经过艰难险阻荣华富贵,很久不去想,不想却忘也忘不掉。”

“我十一岁那年最痛苦,入一钱姓达官府中为娈童已有三年,家主好男色,性情残忍,经常怒而杀人不说,失宠之后也一律处死,绝无活路……那人恼恨我背主,至此再无好对待,把我关入地牢,细细密密一遍遍严刑拷打。”

“地牢漆黑阴冷,有光的时候却是被拷打用刑。无止无休的折磨,晕过去一桶冰水泼过来,彻骨清醒……狠狠地饿着,奄奄一息的时候才会灌进点米汤……最疼的莫过于一个个关节被强行卸下再安上,当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后来我逃出去时几近废死,也为此落下了病根,我时常梦魇……怕黑,怕冷,怕饿,怕疼,更怕自己成了一个废物,沉疴缠身,一事无成。”

“任人鱼肉宰杀,肆意残害的滋味太可怕了,生命尚不能自己,哀恐惶遽,还谈何心愿尊严。”

“我冥思苦想,困惑苦闷,曾一度处于自我崩溃……后来懂了人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毫无用处,没有人怜惜你,命运也不会同情……害怕人为刀俎,便要心存敬畏,穷思竭虑未雨绸缪,将事情掌控在自己手里……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人道得助,也并非更宏大的便是更高贵……”

“因为我知道,遭逢是强加的,生命是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我们才能美若莲花。在我的生命中,坎坷苦痛,我也冷眼旁观世态炎凉,人心险恶,也有过无助,迷茫,有过痴心,有过妄想,有过就此一搏的慷慨,有过玉石俱焚的冲动……那时视情爱如娇花照影,来即来,去即去,无圆满,无缺失,只求自己保全解脱……你予我之痛,爱而不得,我常于深夜独坐无眠,心如锥痛……可也是这爱与痛,让我更加想要活下去……”

“你可知我为何喜欢,乃至爱而深陷于你,其实气味相投的人能很快发现同类心有灵犀,我初见你心生异动便是证据……可是,你初见我的笑容,那么笑影嫣然欣悦清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青妃传】最新更新章节〖213 苏醒的印忆(一)〗地址https://wap.xbqg9.net/31/3199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