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节 夜探曹操(2/3)

曹冲虽然堪称天才,但他年龄毕竟还小,社会阅历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够充分。因此,对于吴凡所提出的这十五条建议,曹冲并没有真正听懂多少,绝大多数都处于一种含糊不清的状态。

尽管如此,曹冲在听吴凡说完后,还是笑着对吴凡道:

“八叔,虽然冲儿头脑愚钝,以至不甚明了八叔所言之苦心。但是,冲儿仍然会全力支持八叔的改革。”

吴凡听曹冲这样说,心下大慰,自己总算没白浪费这么多唾沫星子。这要是自己说完这么多后曹冲不同意,自己可真是要崩溃了。

不过,吴凡有意要试试曹冲对于支持自己改革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是出于对自己的尊敬不好拒绝?还是由于年幼不懂改革会对他造成的影响?或者是,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因此,吴凡便问曹冲道:

“陛下,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会削弱您的权力,还会使臣属不会再对您唯唯诺诺,而是据理力争。陛下说要支持臣的改革,可是意识到了这些?”

此时,叔侄二人已经一前一后走进了御房。曹冲在吴凡说完这番话后,咧嘴一笑,一耸身坐在吴凡面前的床榻之,悠荡着两条腿对吴凡道:

“八叔,冲儿虽然头脑愚钝,可您所说的这些冲儿却是早就已经想到了呢。”

吴凡听及至此也是微微一笑,道:

“哦?既然如此,陛下为什么还要全力支持臣的改革呢?”

曹冲道:

“八叔必定知道五百年前,秦国的变法者商鞅?当时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其它六国,幸得商鞅变法才得以国力日盛,最终将六国统一。而商鞅原本并不是秦国人,此前对秦国也没有任何贡献,与当时秦之国君秦孝公更无半点关系。在此种情况之下,秦孝公尚可信任商鞅,全力支持他的变法,并任为大良造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亦作爵名。由此,冲儿有何理由不全力支持对魏之基业功勋累累的八叔呢?”

吴凡听罢,心中疑惑尽解,点了点头,叹道:

“国有陛下为君,实乃国之幸甚,民之幸甚”

在这之后,二人又就具体改革的事宜谈了一阵,随后,曹冲正式写下诏:任晋公,大司马,大将军吴凡主持一系列改革与信仰之事,所有文武官员悉数听从调遣,不得有误

当天下午,吴凡把苟彧、郭嘉、贾诩、苟攸、田丰、沮授、周瑜、陆逊、鲁肃这九个目前世界最厉害的能臣都召集到一起,商讨建立信仰之事。策立新君那一章把贾诩给忘了,已经修改

这九人的智慧集合在一起,虽然不能研究出光速旅行的飞行器,但要说依据吴凡的要求创建出一整套完美的信仰,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九人一开始听到吴凡说要创建一套全新的信仰,自然是惊愕不已的。不过,经过吴凡一番解说,九人在恍悟的同时,对吴凡眼光看得如此长远更是深深折服。相应地,对于这份新工作更加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他们哪里知道,吴凡的眼光之所以看得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范畴,盖是因为他站在近二千年之后的基点,总结而来。

创建信仰的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它不仅需要引经据典,查阅大量古籍,编纳诸多的学派精髓;而且还要神话“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做到既让人深信不疑,又要神幻莫测,令人民不敢妄加猜疑。

这种繁琐的工作不是吴凡的专长,何况他还有体制改革这一更重要的工作要去做。因此,吴凡便把创建信仰这项工作交由思维缜密、办事不疏的荀彧来主持,其他八人分工协作,通力将之完成。

等到把信仰这项工作交待完毕的时候,时间就已经是晚八点左右了。

回到暂住的驿馆,吃过晚饭,吴凡心中突生一股抑郁,像有一座山压在了心头面。

他很清楚明天在朝堂之,自己一旦当着数百文武群臣的面提出改革之事,众人必定一片哗然。免不了有许多反对的声音,甚至,极有可能还会引出兵戈之事。

不过,这些对于久经沙场,浴血敌营的吴凡来讲根本算不得什么。只要曹冲同意自己的改革,其它反对的声音在吴凡看来和放屁没什么区别。

真正让吴凡心情抑郁的,乃是另有其因。

那就是已故结义大哥,曹操。

吴凡心中禁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自己:如果大哥曹操在世,他会同意自己的改革吗?如果大哥不同意自己的改革,那么自己眼下所做的这一切,岂不是对不起大哥对自己的一番厚恩?

自己是因为大哥曹操的不乏偏护的恩遇,才有今天这样的官职和地位。而自己现在又在利用这个官职和地位来行改革之事,若是这些改革举措违反了大哥的意愿……

吴凡心乱如麻。

走出屋子,抬头看向满天星斗。顿了一会儿,吴凡垂下头来,大步朝着院门走去……

约莫半个小时之后,吴凡来到了安葬在邺城外三十里一处苍翠山谷中的曹操墓前。

遵照曹操生前就曾说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横行在超级三国志】最新更新章节〖第319节 夜探曹操〗地址https://wap.xbqg9.net/31/3180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