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长亭(1/2)
安城郊外。
天边彤红的夕阳,早春的潋滟水面,映照出了黄昏的颜色。
万物初绿,十里亭外,是钻出土地的嫩草,散发着特有的绿色气息;目光再远些,是湖边那一排方才抽出嫩黄色柳叶的杨柳。
“柳与留”,再结合着这十里亭中一站一坐的两名少年,与不远处的草地上,那散步似的少年少女,很显然这是一副送别的场景。
实际上将十里亭与送别有意识牵扯起来的,是安城近几天才流行起来的一首歌曲。与孙道那两首曲子差不多一般的奇腔怪调的特点,却令人不得不服气作词者的底蕴与才气。至少,在子们看来,它比之孙道的境界要高一层,无论何种层面。
当然,这只是一个饭后茶余;重点是,此时此刻,这黄昏时分,着实不是送别的好时候。换句话说,黄昏时远行,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个好的选择。
可惜他们无能为力,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在太子李承乾中午出城后,他们黄昏时即时出京。据说,当时李世民的原话是“哪怕是耽搁下来天黑了没来得及,他们也得给我睡在野外!”
莫名其妙的命令,他们却不得不坚决的实行它。在上午送走了李世民与自己的父亲侯君集后,在≈≈≈≈,∷.□.n↗et中午的李承乾离京后,侯志军与贺兰越石二人,便是出现在郊外的十里亭之中。而送别他们的人,也只有了贺兰楚石夫妇,即荷兰越石的弟弟与侯志军的妹妹。
而顷刻间拉走了竖眉瞪眼的妹妹,背对着亭散步在湖边,侯志军将空间让给了贺兰家的两兄弟。
无论怎么说,侯家对于贺兰家,都是有所亏欠的。侯君集可以不问,侯海棠也可以胡搅蛮缠,可侯志军不行。这也是李世民放心他与贺兰越石同行的原因。同样,相对地,李世民给两位少年创造的可以坐下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的条件,也是领悟到这一层的侯志军,拉走自己妹妹的另一个因素。
而他们兄妹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亭内,旋即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默。
对于贺兰越石而言,是空有千言万语却无话可说的难过;而对于贺兰楚石,是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默,他不知该如何来面对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兄。
在未见之前,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借口;而见面之时,一切都不可以作为借口。
所以,这种沉默分外压抑。
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贺兰楚石微微皱起眉头,目光望向亭子外那不远处的妻子与妻兄“福伯呢?”
他明白,自己的这位哥哥,如果不是自己开口的话,他一辈子也不会多说一句。相比较口中所言,他更喜欢身体所行。
“留在安看家,家里需要人照顾”贺兰越石随着弟弟一同将视线移向亭外“侯家兄没带家仆独自上路,我也不好带着人来拖他的后腿”
“你又来!每次都是这样,总是为别人着想,都不想想自己你也不自己想想,你的身体好吗!军哥身体好、又有经验,在外面可以一个人照顾自己;你呢!不带着个熟悉的人照顾你,你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吗!最后扛不住病倒了怎么办?反过来给军哥添麻烦吗!”本就是压抑着心境,此刻贺兰越石的一句随口的解释,便就是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那个积埋了许久的火药桶。于是贺兰楚石仿佛陡然爆发开来一般,无比愤怒的嘶喊声陡然间响起来,歇斯底里,在这亭子外的城郊,传得好远“还有,还有那个武元庆,你将照顾你十几年的福伯留下来,是害怕武元庆在府里尴尬难过是吧!每次都是这样,你一声不吭地为别人做那么多,别人看不出来也就罢了,但看出来了要怎么办?!你考虑过他们怎么想了吗?!”
“没有!你从来都没有过!是!你是兄,所以阿娘临终前,嘱咐你照顾好弟弟!你也真的这样做了,可你考虑过我的感受没有?!”
“你贺兰越石要才有才,要容貌有容貌,所有人都知道你是阿耶的好子,是家族的合格继承人,现在又是一个关心疼爱弟弟的慈爱兄!诗会,集社,亭,聚会,哪里都有你,所有人都知道贺兰家出了个一个俊俏才子贺兰越石!而我呢,所有人提起我贺兰楚石的时候,都会说那是贺兰越石的弟弟,那个才貌双全的贺兰越石的弟弟,都是羡慕我有这样的一个哥哥!”
“我只是贺兰越石的弟弟,便连阿耶眼里只有你贺兰越石,到我这里就是整天惹麻烦!那既然你们不喜欢我,恨不得没有我这位儿子、弟弟,那侯家小娘子看上我、喜欢我的时候,你们为什么又要来阻拦呢!把我扔出去撇清关系不是更好吗!没有人要我,可现在有人要我贺兰楚石了,有人看上我贺兰楚石了,你们为什么又要反对!”
实际上,这件事是自己阿耶的一意孤行,与自己的哥哥无关。甚至阿耶反对时,他虽是没有明确地提出来反对阿耶的意见,却又直接在一旁鼓励过自己。这一点,对于了解他的自己而言,已然明白是着实不易。
回忆起年幼提起兄时的自豪感,回忆起年幼时受到了委屈时找到兄,回忆起那时候阿耶不允许自己接触自己妻子时,贺兰楚石仍旧可以清晰的记得,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保媒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二章 长亭〗地址https://wap.xbqg9.net/31/3172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