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下震动 六(1/2)
相比于永历、朱成功、鲁王、李太平等人,陈晨是最先得知江宁光复的消息的。
当陈晨还在向西攻入泗州时,江宁光复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当陈晨听到江宁光复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保安团大业得成的喜悦,又有对总部再起的忌惮。
当初,陈晨对于将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仇天行十分敬畏,凡事都模仿仇天行,模仿他的一言一行。那时的陈晨对于仇天行是忠诚无比的。
只是后来一营外放去河南光州开辟根据地了,那时离总部远了,心也渐渐变了。只是陈晨对于仇天行的忠诚依旧,可是却没有曾经那么的强烈了。
当应山被鞑子偷袭,团长仓皇失措逃到信阳,团部几乎被孙治掌握时,团长及团部的威望大大的降低了。不仅仅是孙治,就是陈晨和李太平也是从那时开始滋生了一丝丝的野心的。弱干强枝,枝强则为干,这样的想法不时的闪现在陈晨的脑海里。只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会因为团长之位内斗而让鞑子捡了便宜,诸营之间保持了理性的克制。
后来金声桓王得仁二人起事于南昌,李成栋又反正在广东,残明再出兵湖南,长江以南抗鞑力量剧增,士气大涨。借着这股东风,借着湖北鞑子的力量调往南方的机会,团长仇天行果断的只身逃离信阳,利用应山的留守部队重起炉灶,拿下了德安府城安陆后再扛大旗。于是团部重新树立起了威望,诸营纷纷臣服,孙治更是将团部高层礼送去了府城安陆。
只身好景不长,正面战场的节节溃败让处在敌后战场的保安团日子极其难过。在将南昌城团团围住后鞑子终于抽出手来,孔有德率大军侵入云梦,克定云梦后兵临安陆城。此刻唇亡齿寒,诸营组建援兵纷纷救援,却在安陆城下和孔有德部战事激烈时被鞑子的援兵尚可喜部一举击败。这次战役中,团部坐守城池,坐视诸营败亡,着实让人冷了心。后在战事不利时,团部弃守安陆城,率军民数万进入了大别山中,沉寂了两年。
而这两年却是外放的诸营风生水起的好年景。四营行军千里,放弃了铜柏根据地进入了陕西,又一路向北和关中起义军联合开辟了同州府、鄜州的根据地。后来再接着姜瓖大同反正的东风,率兵挺进了山西,在山西扎下根来。如今更是有了半省之地的根据地,乃是北方抗鞑势力的扛旗之人。
山西的局势影响到了山东,山东沂州总兵佟养量转任宣大总督,上任途中他带去了山东的精锐之兵,山东也空虚了下来。而在河南被马国柱逼的过不下去的孙治终于放弃了汝宁府的地盘,率残部进入了山东曹州府,和榆园军以及各教军联合,在曹州府搅动风云起来。
二营开辟的大好局面也让一营的陈晨耐不住了,他率众北上和二营会师,一路攻到了河南归德府,后在全据了颍州府不久,又拿下了凤阳府,名震江南省。
鞑子的兵力不足,只能屡屡从各地抽调兵力,再集中了优势兵力消灭一个个敌人。原本各个抗鞑势力彼此不团结,甚至还有互相争斗,这就给了鞑子逐一消灭的机会。只是如今,保安团却在鞑子调动兵力时钻了空子。而保安团每一次起事都是策应了下一次的起事,让鞑子疲于奔命,有一种团匪剿之不尽的感觉。
这两年时间里是外放的诸营最风光的时候,虽然诸营彼此也联系,但是各自心中却是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才是保安团的正朔。即使团部和自己恢复了联系,但大家都认为团部进入了深山,今后恐怕也会消失在深山之中了。
谁也没想到,团部竟然在华兴七年九月出山了。而刚出山,团部就彰显了自己强大的实力,连连攻克了六安州、庐州府,如今更是拿下了江宁府。这样的战绩将陈晨震撼的头晕眼花起来,几乎难以相信。虽然团长出兵江宁府前和自己写了信,请自己出兵淮安扬州,共抗鞑子。自己确实也是这么的做了,只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刚进入泗州不久,团部就南下了江宁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团部第三次竖起了正朔的大旗,意味着坐拥江宁的团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央!
这一刻,陈晨心中五味杂陈。自己数年来一直模仿团长,有时更是擅论团长的一些行为,认为若是自己做的话可能会更好。可是如今他知道了,团长就是团长,是自己永远无法超越的存在。这一刻,陈晨终于端正了自己的姿态,重新归于团部的麾下。
于是,在包围了泗州州城后,陈晨亲帅兵马猛烈的攻击起来。在攻城前,陈晨便将江宁光复的消息传遍的全营,顿时全营士气高涨。同时,一些嗓门大的团丁也用铁皮喇叭齐声向城中宣布这一消息,顿时引得城中鞑子士气大落。于是泗州州城在一营数次攻击后终于拿下。
攻克了泗州后,其余各县自然顺利拿下。趁着军中士气高昂,陈晨调集了五万大军向东逼近了淮安府,有截断运河之举。
得知团匪兵临淮安即将切断漕运时,治所在淮安的鞑子的恭顺侯户部右侍郎漕运总督吴惟华惊恐不已。
京杭大运河一断,北方的京师就将陷入钱粮皆荒的地境。虽然团匪拿下了江宁府和镇江府,但是朝廷还有常州府、苏州府、松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誓死不降】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下震动 六〗地址https://wap.xbqg9.net/31/31514/240.html